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态扶贫经历了从地方探索到中央的认同与正式提出,再到全国推广的实践历程。在实践中逐渐实现了经济、生态和民生的三维耦合,形成了生态扶贫的实践逻辑。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失衡是实践中产生各种乱象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运用整体性思维推进三维之间的再平衡。随着"后扶贫时代"的到来,更重要的是通过推动三个维度的协同并进,实现从生态扶贫向绿色发展的转向,推进贫困地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村务公开与精准扶贫是我国基层治理的两个方面。在理论层面,村务公开贯穿于基层自治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经济学、政治参与和社会组织的理论视角下,村务公开的核心内涵在于对基层自治的回应和补充;精准扶贫作为制度支撑基础上的具体扶贫方式,其政策设计中包含管理和治理两方面的逻辑。从理论、政策、实践三个维度建构二者的关系,即理论互通、功能互补、实践互动是延长扶贫效应,构建扶贫长效机制的基础。通过对村务公开和精准扶贫的理论性解释,激发基层内生性脱贫,为完善基层治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制度堕距标识制度的当然、应然和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村务公开与精准扶贫的耦合互动关系状态下,制度堕距反映精准扶贫的政策设计与实然操作状态之间的差距,据此考量我国精准扶贫的实施情况,能够导出当前我国精准扶贫所面临的靶向困境,即制度执行与制度目标存在的错位差。在此基础上,缩小精准扶贫的制度堕距必然需要发挥村务公开在基层治理中的催化剂作用,弥补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的公开性和民主性缺失,推动精准扶贫按照既定设计走向扶贫实效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长效机制是一种在公共问题长期稳定存在的状态下,以既有治理结构为基础,以实现可持续性绩效为目标的规范治理模式,具有稳定性、规范性、韧性和工具性特征。长效机制的建构包括发生情境、过程模型、运行要素三重要件。治理问题具有长期性与稳态性、治理结构具有绩效基础与转换空间、行动者具有强大行动能力与资源,是长效机制建构的情境条件。长效机制的过程模型包括情境识别、结构转换、机制优化三个单元,建构长效机制需要首先识别问题与情境的匹配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目标转换、结构调整和功能补正将既有的治理结构转变为机制模型,最后通过机制创新和资源供给来补正机制的有效性损失,并经由制度和规则的固定完成机制的优化。长效机制的建构依赖动力要素、衔接要素、协调要素和保障要素的共同作用,从而保持各个单元的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5.
“材料”是政府呈现工作内容的各种文书。“材料”的言说事项、主体身份、类别形式的确认以及书写过程中的理性嵌入促进了芜杂信息的精细整饬,“材料”所承载的责任与压力意义降解了上下级政府之间信息的层级垄断,“材料”的书面形式凭借组织“语言”的统一和传播路径的稳定缓冲了信息的内容偏差。“材料”运转的有效性以权责统一为基础,增强“材料”运转效能、纾解科层信息之累需要进一步清晰界定主体间的权责分配,承认下级政府的正当利益,并加强公共行政人员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政策文件嵌套是下级政府套用上级文件来论证政策文件制定的合法性、执行内容的合规性的一种行为,是科层制运作的功能载体和政策执行的工具手段。根据数量—内容的框架,政策文件嵌套可以被划分为循例型、行政型、借力型、重组型四种类型。政策文件嵌套每一种类型的形成都与约束性与自主性的强弱程度相匹配,约束性与自主性的不同组合构成政策文件嵌套的深层机制。由于约束性与自主性都有扩张的本性,两者的失调会带来政策文件嵌套的形式主义遮蔽风险。政策文件嵌套的风险实质上反映了纵向府际间权责关系的失调,因此规避风险需要以协调权责关系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