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以农村改革为题材的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 ,现在重读 ,仍感到那种振聋发聩、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它提出了一个至今仍值得思考的问题 :农村极少数干部在实行经济承包以后 ,利用手中的职权和关系网 ,将农民置于他们的经济剥削之下 ,将经济改革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篡改得面目全非 ,成了进—步解放农村生产力的新的桎梏。这个问题不解决 ,农村改革仍会受到阻碍 ,党的各种改革措施仍无法落实 ,农民仍然致富无望。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主人公是一个出身不好的回乡知识青年 ,叫李芒。十年动乱期间 ,他与大…  相似文献   
2.
杨毓敏 《理论月刊》2005,(10):131-133
本文着重论述了惠特曼的《草叶集》与郭沫若的《女神》两部诗集的命名和部分诗歌中审美意象的相似性,并对其相似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析。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认识到惠特曼、郭沫若这两位中外著名诗人在审美意象上的异曲同工之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