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宗旨教育杨洪武多年来,我们党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我们党得民心、顺民意、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近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  相似文献   
2.
脚下的路     
路,一个平凡的字眼,纵横阡陌,是一幅美妙的画。 我迎着拂面的清风,在山花烂漫的时候走过这条路,捣镐、铁锤、铁铲奏起了交响乐。那是只有脚下的路才能懂的语言,大伙儿起钢轨的嗬哟声,被大山弹回来,更显得深沉,脚下的路在不断延伸,我时常叮嘱自己要自强不息,一路超越,一路走好,我执着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首先,坚持和发扬三大民主,激发自觉革命精神,是增强部队凝聚力的重要条件。我军的一切决策都是由基层官兵来具体执行的,基层官兵是我军的主体。因此,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自觉地为我军建设建功立业,这就使我军建设有了一种坚实的基础。例如,当前,在基层大力发扬三大民主,在政治上,强调官兵享有充分发表意见、参与军队管理的权利;有表扬好人好事、评选功臣、模范的权利;享有按照正常的  相似文献   
4.
士在上古中国首先是一种官名,等级较低,次于大夫。士有文士、武士之分,皆服务于君王政治和国家需要。在最初的起源上,儒、士有别,并非一源。周治之下,前殷遗族中的祝、宗、卜、史具备很好的德艺才气,却难以进入现时精英阶层,其地位也只相当于周族统治阶级中最下层的士。时间久了,人们便以“士”相称,儒、士一谓。可知先士后儒,儒在士后,儒从士流变而出。稍后的术士则更具有专业含量和不可替代的基本技能,虽不在职官序列,却是知识人,属于早期儒者之一种。他们等候启用,期待进入官方体制内而解决基本生存问题、满足精神理想需要。一旦进身成功,则可以运用知识储备,服务社会。儒家善于以进用为术,要求密切联系官层和政治权力,目的并非为了权欲,而是试图借助君王威权,把自家主张贯彻于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5.
强化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对于公安机关改善执法活动,提高执法水平,具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我国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经过长期的执法检查和近几年行政复议应诉的制约,广大公安干警的自  相似文献   
6.
儒家一向主张以“絜矩”去体谅别人、通达他者。《大学》将其上升为一种普遍的德性工夫,把内在自觉推扩到同类的身上。人心之间的沟通必须以天人之间的沟通为前提,天人相通的理性预设可以使人心之间的相感获得绝对的普遍性。天人合体而不隔,天之则即是人之则。由《周易·感卦》兑上艮下的结构则可知阴阳二气感应以相授与。感应离不开性情,并以性情为先验基础。类是感应的对象性前提。万物身上都潜藏着可以与别物相交流、相沟通的可能性,物始终开显着自身,等待别物的进入和通达。《易传》强调圣人在沟通天人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圣人用性情之心去“会通”天文地理与天下之动,实现与天、与神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习惯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精神现象,从内容上看,可以区分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习惯;从主体的角度看,可以包括不同的人所特有的个体习惯和具有某种共同性的群体习惯(如民族习惯、阶级习惯、集体习惯等);从本质上看,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有新习惯也有老习惯。习惯既有趋同性,又有差异性。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不同,各国和民族的习惯呈现出很大的差别。我国的习惯势力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浓厚的小农经济思想和封建宗教观念给人们心理上打下的烙印。其二,“左”倾思潮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