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1949年3月,在全国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决定,全党工作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全会明确提出,把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作为中心任务,城市的其他工作,都必须围绕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并为这个中心服务。  相似文献   
2.
“自古西南镇,沿江日夜流”。重庆解放57年来,中共重庆地方组织带领全市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的各项社会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硕果累累,成就辉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有曲折,但始终目标明确,奔腾向海。重庆,这艘满载3100万巴渝儿女的巨轮,正朝着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的正确航道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记忆─—毛泽东1958年3月28日纪行林明远仲春时节。午夜,山城重庆绿雾微荡,静溢安宁。几辆小轿车带着一股清鲜、温润的气息,悄然穿过沐浴夜露的林荫,驶进中共重庆市委大院。那辆战利品──美式别尔卡小轿车还未停稳,翘首盼望的人们已惊喜地叫出声来:“...  相似文献   
4.
1949年11月至1952年7月,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西南军区政治委员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坐镇重庆,主持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他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的指示,卓有成效地领导了西南全区的政权建设、社会改造、经济恢复和党的建设,充分展现了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此期间,邓小平曾有三十余次题词。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深刻思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深切关注人民生活的同时,非常关注四川、关注重庆能否尽快致富奔小康的问题。他提出,要研究一下四川太大、人口太多、不便发展、不便管理的问题,要研究发挥重庆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问题,并多次为重庆题词。题词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有历史的教训,有思想的光辉,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现笔者将多年积累汇集如下,以供读者鉴赏、学习、怀念。1950年1月15日,重庆各界人民在青年馆大礼堂沉痛哀悼在渣滓洞、白公馆等国民党监狱中遇难的杨虎城将军和三百多名烈士,以及在重庆解放前夕为护厂而殉难的烈士。百忙之中,邓小平与刘伯承、张际春、李达等亲往祭奠并送挽联。挽联写道:“为烈士复仇,彻底消灭反动派;争人民幸福,努力建设新国家。”邓小平一生中没有去过西藏,...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曾经多次讲过:“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他还说过: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那时我们装备很差,还都在打胜仗,这些胜利是在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情况下取得的。  相似文献   
6.
从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期间,重庆和全国各地一样开展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拔乱反正工作。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拔乱反正任务的完成,为重庆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率军进入武汉、长沙,在接管城市的实践中认识到,一些同志片面理解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以为只要城市不要农村,由此产生了封建的农村包围相对发达的城市的现象。刘邓大军解放了云、贵、川、康广大地区后,邓小平决定调整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