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自维克塞尔提出货币非中性的理论后,"利率工具论"大行其道,而且作为经济学的经典命题写进了各种权威版本的经济学教科书,时至今日不少国家央行仍将利率当政策工具使用。针对当前中国物价稳定的事实,国内也有学者呼吁央行相应调低利率。利率究竟能否作为央行的政策工具?通过对"利率工具论"的系统反思,指出利率工具论存在三大误区,并从学理层面证明利率不是货币的价格,利率水平不由货币供求决定,利率不能调节货币供求,从而可以得出利率不是央行政策工具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桑瑜 《理论学刊》2002,(5):65-67
众所周知 ,微观经济的主体当属企业 ,企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细胞 ,只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才能带来产业与行业的兴旺发达 ,才能形成一国整体的竞争力 ,从而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微观与宏观是国民经济的两个基本层面 ,微观经济活动领域是政府干预对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面对目前日新月异的国际国内环境 ,我国市场化程度加深乃大势所趋 ,微观经济是否可以交还于市场并任其翩跹 ?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究竟应持怎样的立场 ?笔者认为加入WTO之后 ,政府应该收缩原有的权力边界 ,充分引入市场因素 ,转换旧有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把微观决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学界对是否继续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存有争议。围绕"出口导向战略",我们应该进行理论反思。第一,出口的目的在于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而非转移国内过剩;第二,要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必须保持进出口平衡;第三,进出口是国家间的需求互换,如果进出口平衡则扩外需不可能替代扩内需;第四,短期内出口导向战略可以助推一国实现经济高增长,但不可作为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4.
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公共责任,政府和企业都可以承担,但哪些社会责任必须由政府履行而哪些社会责任可以由企业来承担?划分二者的社会责任有两个判据:第一是沉没成本,即政府与企业谁存在沉没成本就由谁承担社会责任;第二是交易成本,若政府与企业都不存在沉没成本,社会责任的划分就以交易成本为依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