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宋初吕蒙正曾三度入相,是历史上著名的良吏。读《宋史·吕蒙正传》,颇可使人发些联想。一年灯节之夜,皇上设宴,蒙正作陪。面对良辰美景,皇上十分得意,对蒙正说:“五代时,天灾人祸,难得太平,现在天下经我治理,达到这般繁盛,可见理乱在人。”蒙正避席对道:“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一席话,说得这位夸口的皇上“变色不言”,老大不悦。皇上的意思,原是要蒙正奉承一番,导演一个颂圣德、呼万岁的热闹场面。殊料蒙正不识相,竟报忧不报喜,给了个当  相似文献   
2.
读史杂议     
(一)《史记·屈原列传》载:屈原在流放中曾与一渔父做过一番有趣的对答。他们的对答,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屈原当时所处的楚国,朝政日非,外患频仍,统治阶层无不蝇营狗苟、醉生梦死,独有屈原清醒地看到局势的严重,为风雨飘摇的祖国忧心如焚。他曾力主革除弊政,举贤选能,修明法度,振兴祖国,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屡遭当权群小的无情打击,其内心的悲愤是可想而知的。渔父认为,屈原不该这么死心眼,而应随大流。举世都混浊,你何不效  相似文献   
3.
文史辨     
鲁迅小说《高老夫子》中假充斯文的高干亭,要到女校讲历史,课得从《东晋之兴亡》讲起。书中写到,如果中途辞职的教员不将三国的事情讲完,他的预备就决不至于这么困苦。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国,例如桃园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