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我国确立取得时效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是对时效制度的重要完善,是健全法制的要求;有利于消除财产法律上的不确定状态,亦是司法实践的要求;有利于调整涉外经济关系,是国家主权原则的要求。取得时效制度不能由善意取得、诉讼时效、公信原则等其他制度所代替。  相似文献   
2.
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是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门课程融合为一门崭新课程:它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创新成才的新课程体系,是有其学科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的。  相似文献   
3.
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化转换的中心问题是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背景不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方向、模式也不尽相同。应借鉴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探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道路,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4.
楚静 《求索》2008,(4):142-143
当前我国行政强制执行体制可以概括为“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自行执行为例外”。该模式对公正与效率价值的追求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本文透过宪政的视域,基于民主法治国家的社会学分析进路,对其形成原因、现状及未来立法模式选择进行前瞻性考评,对完善我国行政强制执行体制,实现依法治国战略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