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庄子作为道家哲学的大宗师,以其逍遥的处世态度和齐物的智慧著称,庄子之所以能够做到"齐物"正是因为他有着"同于天地"而容纳万物的内心格局,这种大格局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从道家大师南郭子綦、蘧伯玉和列御寇的思想中汲取的智慧。通过庄子"齐物"智慧之三重来源的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到庄子哲学的成长脉络,从而勾勒出庄子眼中的理想圣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先生将世界文化分为意欲向前的西方文化、意欲自为的中国文化和意欲反身的印度文化。他指出,向前要求的意欲是西方民主科学的精神根基,而向往民主科学正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普遍思潮,由此观之,近代的中国想要强大,必先变"自为"之意欲为"向前"。然而,将西方式民主制度移植于中国的做法存在诸多问题,并不具有可行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其与西方文化的殊异,盲目模仿西方将造成社会的混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