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官场波诡云谲、险象环生,多少文武名臣遭人陷害,不得善终,令人扼腕。涉足官场的人,防范风险是必要的,谨慎从事也很重要。但很多官员从消极方面吸取了前人仕途蹉跌的教训,或从此谨小慎微,或变得世故圆滑。  相似文献   
2.
古代官场虽然有规矩和准则,但仍有不少官员不守规矩。他们或者本来就是混迹于官场的品行不端之人;或者进入官场后受到不良影响而被“染黑”。虽然类型各异,但巴望着走捷径、不守规矩的官员,最终都没有好下场,更别说好口碑了。  相似文献   
3.
高官坐牢方知狱吏之贵 高官勋臣一旦仕途蹉跎,身陷囹圄,不免受狱吏凌辱,所谓“人在屋檐下,哪得不低头”。  相似文献   
4.
高官坐牢方知狱吏之贵 高官勋臣一旦仕途蹉跎,身陷囹圄,不免受狱吏凌辱,所谓"人在屋檐下,哪得不低头". <汉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汉初功臣周勃,先后任太尉、右丞相,封绛侯.其长子娶了汉文帝之女.当时的周勃,可以说尊贵无比.然而功高震主,有人摸透了汉文帝猜忌周勃的心理,诬告周勃要谋反,汉文帝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于是周勃被逮捕.  相似文献   
5.
汉唐之世多良吏,他们是治世的能臣。所谓“能”,不是指执法严苛、峻刻,而是指顺应民意,施政宽和。“治民所以便民”,凡利民者行之,凡害民者去之,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受惠的百姓在良吏们离任后,仍感念不止,正如史书上写的,“所居民富,所去见思”。  相似文献   
6.
提案一:野蚕结茧,建议开庆祝会。明永乐初,礼部尚书李至刚上奏皇帝:今年山东一些地方野蚕结茧,缫的丝送到礼部,请率领百官庆贺此事。明成祖一句话就把礼部官员打发了,他说:“野蚕成茧亦常事,不足贺。”此外,还有官员曾提出,因出现阴云遮住日食,山谷中传来“万岁”声。天上见到寿星的现象要求庆贺,均被否定。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读老子庄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又称《道德经》)和《庄子》是先秦诸子中的两部奇书。各以其玄妙、深邃的思想及独具一格的文风给予后世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以巨大的、历久不衰的影响。两书都有积极的思想,也都有消极的思想。毛泽东读《老子》和《庄子》,达到了烂熟于胸的地步;书中的精彩段落和名句,可以信手拈来,并加以引申发挥。为我们树立了阅读和理解《老子》、《庄子》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唐朝从玄宗时代起,各地割据的藩镇,也即方镇,就成为悬在历朝帝王头上的利剑。藩镇势力极盛时,朝廷政令不能达到的地方,有50多个州",自国门(京城之门)以外,皆分裂于方镇"。藩镇割据之地,成为国中之国。唐朝最终被宣武节度使出身的朱全忠所灭。唐朝处理藩镇问题的决策,有很多失误,其军事制度也有很多弊端,这是藩镇割据局面所以形成及不可收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朝历代官员的提案,包括向帝王提出的书面和口头的建议、意见,有益国计民生、治国安邦的固然不少,但也有很多官员的提案不着边际、平庸琐屑,无补于朝政的改进、国家的治理,其中甚至不乏雷人的提案。直言难求以及官员提案质量不高,曾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帝王  相似文献   
10.
王春南 《政府法制》2011,(33):36-37
中国历朝历代官员的“提案”,包括向帝王提出的书面和口头的建议、意见,有益同计民生、治国安邦的固然不少,但也有很多官员的“提案”不着边际、平庸琐屑,无补于朝政的改进、国家的治理,其中甚至不乏雷人的“提案”。直言难求以及官员“提案”质量不高,曾使一代又一代的帝王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