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胡其柱 《湖湘论坛》2007,20(5):21-23
理论界对我党"提前放弃新民主主义"研究比较热烈,研究观点虽存在较大分歧,但也注意到了一些共同点,为使研究进一步深入,需要消除其中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两性关系、食物需求与私有制的起源有密切联系。远古社会男女两性比例失调给男女生活带来了难以化解的张力,只是由于食物缺乏、女性尊贵等因素,部落自身才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进入母系社会末期,部落之间为争夺食物发生了大规模战争,女子沦为俘虏,被胜利者当作“财产”加以瓜分,从此成为男子独占的对象。男子为了养活女子,开始寻求更多的属于自己支配的食物和财产,此即人类私有制最初的意义。后来,在相对固定的两性关系下,血缘意识出现,男女关系开始从属于父子关系。这种关系的转变促发了私有财产意义的变换。男子转而将为子女积累更多的财产作为生命追求的目标,财产传承制度由此萌发,并反过来影响了私有财产的逐渐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妇女与财产的关系是很值得学界重新思考的一个话题。美国学者白凯的新著《中国的妇女与财产:960-1949年》以档案和判词集为资料,从法律与社会惯习两个层面,对宋至民国期间的妇女与财产关系进行了再解读。实证性的研究路子,加上新意迭出的理论诠释,使得这本书对学术界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晚清思想史上,郭嵩焘是最初主动了解西洋文化、向国人引介以西方古典学为代表的世界文明古国知识的士大夫之一。其出洋日记除记录公务交往、政治观察、访问参观,还写下了自己对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的零星见闻。这些零星见闻通过描述古埃及文字、古希腊先哲以及古罗马建筑,为国人开启了一个文化深厚、政教修明的"异域空间",并且最终成为消解中国士大夫自傲心理的精神溶剂。对于郭嵩焘本人来说,目睹古埃及、希腊、罗马遗迹以及欧洲现实,不仅使他摆脱"西学中源说",认识到西学源于希腊、罗马,而且转而认为中国教化自汉代以来已经式微,"欧洲各国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郭嵩焘的思想转向预示着中国士大夫开启了痛苦的政教乃至精神反思。  相似文献   
5.
性与生殖密切相关,这在今天已是基本的常识.但早期人类并不知道性与生殖之间的真正关系.也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性结合会导致生殖,所以性结合比较混乱、随意.不过,在对偶制婚姻的实践中,人们终于看出了性与生殖的关系,认识到了男子在女子怀孕问题上的作用.这个意识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性后果.  相似文献   
6.
执政党合法性的意识形态视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平平  胡其柱 《求实》2008,3(2):19-22
意识形态在维护和提升执政党合法性认同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政党产生的先决条件,凭借鲜明的政治导向功能直接为执政党提供合法性证明,而且它还是决定制度、法治所蕴涵的"形式合法性"是否真实的更深层标准.因此,对执政党合法性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系统梳理中共的执政合法性诉求,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