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胡冠莹 《共产党人》2007,(18):22-22
杜纂(?一528年),字荣孙,常山九门(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北魏献文帝时,被乡里举孝廉而做官,直至孝明帝当政期间,历任积弩将军、太守、内史、刺史、太府少卿、太中大夫等职务。当时官场贪污贿赂盛行,卖官鬻爵猖獗,皇室贵胄骄奢淫逸,而杜纂忠于职守、  相似文献   
2.
吴趼人和“小说界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等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主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中大声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他认为,这是因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由于小说对读者有“熏”、“浸”、“刺”、“提”的作用,“感人之深,莫此为甚”。所以说,“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他郑重的提出:“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  相似文献   
3.
胡冠莹 《共产党人》2007,(11):32-32
张轨,字元轨,济北临邑(今山东省临邑县)人。历任北魏、西魏已室参军、仓曹、都督、行台郎中、中书舍人兼著作郎、黄门侍郎兼吏部郎中、河北郡守、丞相府从事中郎、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度支尚书、陇右府长史等职。为政清廉、公私分明、关爱百姓,任合曹时,逢粮价暴涨,曾卖掉自己的衣物买粟赈济百姓,未动用官仓。任河北郡守期间,政绩、名声显著,被人们赞为“循吏”。去世时家无余财,只有书籍数百卷。  相似文献   
4.
梁实秋先生曾经说:“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可见散文是极富个性的一种丈体。而一个作家的散文风格,更是他的个性的体现。对此笔者也很赞成梁实秋先生的意见:“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而这种妙处“我们读者只有感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的所以然”.那么要说清一个作家的散文风格.确实是非常困难的。笔者只想就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初步地议论一下他的散文风格。在这两部散文集中,共收录了张岱的197篇散文,除了两篇文集的《自序》之外,其余的都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主。…  相似文献   
5.
胡冠莹 《共产党人》2007,(10):23-23
苏绰(498年-546年),武功(今陕西武功)人,西魏任卫将军、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右光禄大夫。从政以来力主革新,提出减官员、设二长、置屯田,并起草了著名的六条诏书。这些举措利国利民,影响重大。并制定《大诰》,对扫除六朝以来的浮华文风起到良好的作用。苏绰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颇受后人称道。  相似文献   
6.
苏绰(498年~546年),武功(今陕西武功)人,西魏任卫将军、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右光禄大夫。从政以来力主革新,提出减官员、设二长、置屯田,并起草了著名的六条诏书。这些举措利国利民,  相似文献   
7.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儒商”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儒商”形象胡冠莹吴趼人在他的长篇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塑造了一批“儒商”形氛说他们是“儒商“,是由于他们在经商之前都是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的中过进士、当过官,如吴继之、王伯述;有的虽未科考功名,但也满腹经纶、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