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解决当今人类遭遇的各种难题和危机,单靠一种文明价值的智慧和能量,常常显得捉襟见肘。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不同禀性的文明价值资源,实现互补、融合,才能帮助人类破解难题、走出危机。其中,中西文明价值的互补、融合具有独特意义。中西文明存在明显差异,是两种禀性相异的文明。但是,这不仅不是中西文明相互冲突的理由,反而是两者互补与融合的根据。对一种文明价值的评价不能采取非历史的、抽  相似文献   
2.
发展模式与利益格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转变发展模式必然要改变利益格局,调整利益格局是实现发展模式转变的根本条件。为了顺利实现转型,调整利益格局需要采取提高思想认识、选择共赢方式和发挥我国政治优势等正确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尼采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文化哲学的思想先驱。他在反思、批判、重估一切旧有价值的同时,设想了一种“强力意志”的新的文化理想,体现了一种“破”与“立”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为中国文化的转型提供了方法论借鉴。他的整个文化哲学思想,又始终如一地建立在对人的深层理性反思与现实关怀基础之上,为中国文化的转型提供了价值论的启示。反思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尼采文化哲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学派范式,可以将中国改革的解读范式归纳为六种:第一是技术范式或物本范式,第二是经典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第三是新制度学派范式,第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第五是新自由主义范式,第六是马克思三形态理论范式。从人本视野来看,前五种理论范式分别有程度不同和性质不同的局限性,第六种理论范式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改革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导致现代性危机。破解这一危机的原则是促成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和解。具体路径有两个:第一,利用个体理性逻辑引导和规范个体的行为,使个体行为符合集体理性的要求;第二,塑造超越个体理性的新型个体——行为逻辑直接基于集体理性的个体,真正的共产党人就是这样的新型个体。突破转变发展方式的既有利益格局的羁绊,一个重要途径是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和强化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我们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原则,稳打稳扎逐步把改革与发展推向新的高潮。为了合理平衡全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地方与中央在思想和行动上必须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速度、效率、法治与公平并重,推进科学发展及和谐社会全面实现,让改革与发展在稳定的环境中顺利前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深入揭示了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个人主体性的发挥与现代社会的生成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个人主体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既要促进个人主体的生成发展,又要超越西方历史上曾经演绎过的狭隘的个人主体性,形成中国式的、与他者和谐共生共进的新型个人主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