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7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美国内外,一种强烈的善后思维和情绪已经出现,他们不仅代表着对布什政府发动战争以来的一系列政策的反思,更表示了一种相当普遍的对未来美国与全球安全及战略格局的前瞻——不那么严谨地说,我们可称为一种后布什时代国际战略大势的前瞻。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硝烟未散,朝核问题一如人们预料的那样迁延时日,作为美国人自己所说的“世界首屈一指的领导国家”,布什总统领导下的美国十分热情和称职地承担起制造新热点的责任:随着美军大兵云集海湾地区及一连串紧锣密鼓的外交穿梭活动,新危机的轮廓终于现形了,举世开始关注美国是否要立即发动对伊朗的战争。  相似文献   
3.
4.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已于3月17日发出战争“最后通牒”。此次美国对伊军事行动使世人不得不更加关注后冷战时期美国使用军事力量推行国际政策的意愿问题。 在后冷战世界里,通过自里根总统以来的军事重建,美国军事能力的优势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但其使用这种优势军事力量的意愿则是很微妙的事情。1997年,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地缘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5.
5月18日,美国媒体报道,为加速解决朝核问题,布什总统拟在朝鲜重返六方会谈时批准以“正面解决”为指针的新对朝政策,这一动态标志着美国在经过长期摸底和观察后对解决朝核问题有了重大政策转变,同时,这也可以看作一个信号,表示着美国的政策重心将更加倾向伊朗问题,从而对伊朗问题采取军事解决的可能性也前所未有地出现在美国战略决策的前台。  相似文献   
6.
这个世界并不和谐。正当焦虑的世人未及自波斯湾和东北亚的危机中稍喘一口气之际,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大规模武力攻击又燃起了新的中东战火,更为严重的是,此次战火在短短几日内急剧升高,而随着死亡平民人数已多运数百,包括国际航空港在内的多个机场受到高烈度袭击,有欧美战略观察  相似文献   
7.
6月1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在与会各国元首和有关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本届峰会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其地区和全球政治影响无疑是极其深远和重大的,值得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8.
9.
对战略格局的研判是战略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而在对战略格局的研判中,对现时代战略互动大局最基本特征的判断集中体现在一些最明了、简化的命名方式上,比如,世界大战时期,冷战时期等。随着伊拉克战争结束,有美国战略智库人士宣布世界从此进入了真正的冷战后(COLD WAR——AFTER)时期,而另一派学者则声称,相对于苏联解体到现今的过程,我们只是进入了一个后后冷战(POST POST-COLD WAR)的时期。这两种看法都颇值得人们注意,因为其背后隐含的是颇有差异的全球战略观,而这些观点及学说可能引发的政策辩论也将在很大程  相似文献   
10.
鉴于伊朗在中东和穆斯林世界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方国家担心,美国对伊朗动武之时,也许就是整个穆斯林世界与西方全面冲突的序幕拉开之日。正是出于这种担心,美国的西方盟国大多反对对伊动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