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下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真正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路子”。回顾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探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问题,对于今后实现“十五”的经济战略目标将有极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2.
我们机二公司是一个建筑安装企业。近几年,分公司党支部从企业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坚持抓好“三工”教育,使宣传思想工作渗透和贯穿到施工生产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是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人,发展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种思想体系、制度体系、实践体系.其涵义在于1.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思想体系、制度体系、实践体系;2.社会主义是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种思想体系,制度体系,实践体系;3.社会主义实质上也是解放人、发展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种思想体系、制度体系、实践体系;4.社会主义既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是解放人、发展人,从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制度体系、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内在规律, 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出树立“三种意识”、实现“三个转变”、建立“三个机制”、加强“三项管理”的管理办法, 使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工作紧跟形势, 不断创新,稳步发展, 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5.
刘加志  赵玉祥 《前沿》2009,(6):192-194
传统华夷观以文化来作为华夏和夷狄的分判:“华”、“夏”指的是华夏族,是文明进步、文化优越的指称;“夷”、“夷狄”原是华夏族对非华夏族民族的统称,是相对文明、文化低落的指称。其主要内容有:诸夏一体、贵华贱夷、五服之制、用夏变夷等思想。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文化的形成,受各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制约。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形成是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1.自然环境与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萌生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人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乡民生活在乡村,同土地打交道,以与自然界的交换和交流为职业,自然环境对乡村文化的形成就更显得重要了。一方面,中国的自然环境为传统乡村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疆域广阔,土地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比较温和,降水充足。这为乡民的生产和生活奠定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