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华胥履迹而生伏羲"的故事是汉代天人感应的宗教氛围下,纬书中制造的五德—五帝神话体系的一部分。所谓"华胥",是基于五行思想和"履巨人迹"制造出来的,而"华胥履迹",则是"姜嫄履迹"的翻版。  相似文献   
2.
在伏羲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中,《易传.系辞》篇产生于秦汉之际;《竹书统笺》中有关伏羲的文字是清代学者在伪书《今本竹书纪年》基础上的续作;而《诗含神雾》等汉代的纬书,属于神话学范畴。  相似文献   
3.
袁也烈,原名炎烈,字树成,号映吾。曾用名袁振武、王国栋,1899年10月19日生于湖南省洞口县袁家垅。1925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7月由聂荣臻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在内圣层面,要求为政者加强以“仁”、“礼”为核心的道德修养;在外王层面,孔子主张通过恢复和重建尊卑有序的西周政治层级,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教化民众,以实现一种纯以道德礼教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5.
金庸借助武侠小说的形式进行着一场形而上的思索 ,他通过武侠小说 ,在文化之路上独辟蹊径 ,对中国文化进行方方面面的试验和创造 :从对正统儒的否定转向对原儒的幻想 ;由于儒学与现实的差距导致对儒的全面否定而转向佛 ;又因佛的出世逃避而将其否定 ;最终走向韦小宝式的虚无 ,不得不封笔  相似文献   
6.
郭延坡 《岭南学刊》2012,(2):115-119
内圣外王的政治伦理在本质上倾向于政教合一。内圣的为政以德、德主刑辅思想是法治社会形成的负面因素,外王“正名”思想对尊卑有序的领导体制的推崇,与现代政治理念和领导体制相违背。内圣外王的政治伦理对社会思想有钳制作用,对普通民众参政以及现代领导体制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政府网络形象建构带来机遇和挑战,当前地方政府网络形象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要从提高媒体公关意识、完善政府网站职能、提升政府网站信息传播能力、加强政务微博微信建设做好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等方面构建地方政府网络形象。  相似文献   
8.
天水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在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体现了天水担当。建设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对于天水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在理论研究、基础建设、文旅融合、对外宣传等方面有较快发展,但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建设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需要突出挖掘伏羲文化精神内涵、坚持伏羲文化传承保护、提升伏羲祭祀影响力、加强基础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强化对外交流、注重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9.
"良知自我坎陷"说是牟宗三哲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对新儒家"内圣开出新外王"命题的具体阐述,也是新儒家在中国如何走向民主、科学这一问题上的学术探求,然而这一理论又有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0.
伏羲形象从战国到汉代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神到帝的演变过程,是层累叠加的结果;西汉末刘歆以“五德终始说”整理古史系统,制造了伏羲与太皞的合二为一;“伏羲传说”源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创世神话,“伏羲生于成纪”说是汉代谶纬迷信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