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由于受到高校扩招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存在冷漠化、功利化、祭张化等问题。重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应从确立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引导师生加强交流与沟通、改革现行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业绩评定制度、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入手,认真剖析新形势下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变化,掌握高校师生关系的规律,寻找到改善和优化师生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挫折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为人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加重人们的心理负荷。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及国家民族的未来至关重要。因此,关心爱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4.
在青年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价值观,促进青年主导价值观认同,将广大青年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模式日益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主体和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中许多问题的阐述都离不开对思想政治主体和客体的理解及其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于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反思,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确立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突出强调客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功能特点,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呼唤。与此同时,面对社会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考虑社会个体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同时,应兼顾人的社会性和合作性。  相似文献   
7.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是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举措。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我国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石,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农民政治参与对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农民的政治参与不成熟,则会对我国的民主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政府与村民博弈的非均衡性,农民政治参与动机的自利性,村民的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是导致农民政治参与缺失的主要根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并深化基层的政权改革,加强农民的政治素养教育,是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程度和水平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大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已经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网络社会形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独特性,在外在控制机制缺乏的情况下,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道德的现实途径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