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前,腐败现象充斥着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众的腐败现象影响着公共生活。消除公共腐败现象客观上要求我们将建设社会主义公共生活伦理置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焦点位置。对公共腐败的归因分析,从公共伦理观念确立、公共伦理制度的建立、公共伦理规范的完善等公共生活伦理建设的三个方面对公共反腐行动起到促进作用。从文化、制度、规范、教育等多角度多途径促进公共伦理的理性建设,进而消除公共腐败现象及实施公共反腐行动。  相似文献   
2.
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成为生态良好的区域经济合作区。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和生态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区域生态环境不协调问题逐渐凸显。因此,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对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对实现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腐败本意指生物有机体变质,"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上》,后来逐渐被应用到社会政治领域中,通常把它定义为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发现,虽然腐败主要是以政府官员为主体的,但政府官员腐败并不是腐败的全部,  相似文献   
4.
陆春蓉  朱丹丹 《学理论》2010,(20):67-68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出现道德异化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道德异化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因此,从马克思异化理论视角探析当今社会存在的道德异化现象,诠释道德异化,认识道德异化的特征及其产生道德异化的原因,提出道德生态概念并针对道德异化的现象提出消除道德异化的三大途径,将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