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铮  彭杜宏  刘电芝 《探索》2003,(1):123-125
本文以西部高新技术专业的优秀女大学生为访谈对象 ,了解了她们的学业状况和性别设限情况 ,旨在挖掘影响高新技术专业女大学生成材的个人与社会因素。发现 :(1)强烈的专业兴趣、积极的心态、好强的个性、讲究学习方法、勤奋刻苦的习惯、高效自制的作风及学业上的低性别设限是高新技术专业优秀女大学生学业成功的主要原因 ,但在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身体素质上急需提高。 (2)优秀女大学生在学业上性别设限低 ,但在职业生涯设计时有一定的性别设限。本研究的发现对开发西部女性高新技术人才资源 ,实现知识经济时代的男女平等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警民疏离是警察亚文化主题之一。警务工作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训练形成的怀疑和不规律的工作轮班都导致这种文化倾向扩大了民众和警察之间的鸿沟。社会疏离感与其他亚文化主题密切相关,包括打击犯罪的角色定位、内部团结、犬儒主义等,人口学因素及工作相关因素也是其中之因。  相似文献   
3.
涉外警务专业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与国际接轨的必然性。学生必须了解国际和国内的公安涉外管理制度以及国际法、国际关系、涉外行政法等相关的交叉学科内容。而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结合中文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就成为了探索中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双语教学模式与涉外警务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相关保障措施,以确保涉外警务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见诸各种媒体,如何遏制校园欺凌,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为此,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在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与还没有完全社会化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剖析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重点突出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心理原因,并且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双语教学手段促进涉外警务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外警务专业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与国际接轨的必然性。学生必须了解国际和国内的公安涉外管理制度以及国际法、国际关系、涉外行政法等相关的交叉学科内容。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并结合中文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就成为了探索中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双语教学模式与涉外警务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相关保障措施,以确保涉外警务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6.
陈铮 《人大研究》2005,(7):50-5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甘肃”就是在甘肃这么一个省域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内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也就必须紧密结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理解来把握“构建和谐甘肃”的基本内涵。一、构建的“和谐甘肃”,应该是民主法治的甘肃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