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最高法院司法实践中形成的所谓“言论—行为”两分法逐渐使言论自由与表达自由趋同。世.界各国与中国对言论自由的概念与范围之明晰界定存在不同见解:如何区分对待言论自由、言论自由的程度有多大、法律限度的标准为何,保障手段如何运用都存在争论。同时,社会处于多元化转型时期,各种利益需求冲突摩擦,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等价值如何权衡显得尤为意义深刻。为了有效保障中国言论自由之路的顺i利拓展,借他山之石内化中国言论自由的价值,权衡各种利益,在制度建构方面有所努力。  相似文献   
2.
从出庭应诉首长、出庭案件类型、出庭应诉率、出庭具体要求、不出庭责任等五个维度检视153个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规范文本,可以梳理当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运动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形式化及庸俗化问题。规范文本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实际功效,最高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制定专项司法解释的方式指导各地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完善,使其真正成为优化行政审判外部环境的制度抓手。  相似文献   
3.
检视当下中国法律文本中有关申诉的规定,不难看出存在四种意义上的申诉权,即作为宪法基本权利的申诉、作为行政法上一种正式救济权的申诉、作为启动诉讼再审程序的申诉以及作为启动行政程序重开的申诉。行政申诉无论是作为唯一的行政救济方式还是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相并列的行政救济方式而存在,对落实宪法基本权利的申诉权都具有至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保障行政申诉权的落实,今后应从完善申诉组织、健全申诉程序上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