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试图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从历史脉络、现实逻辑以及理论来源等几个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作者认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是在批判和继承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还大量借鉴了其他学科理论的研究成果,是学科综合、学科交叉的产物.虽然在其内部还包含着不同的4音,但它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科学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2.
行政化与回归社会:中国工会体制的弊病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中国工会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其官民二重性。所谓“官”,即官僚性、行政性,所谓“民”,即民间性、社会性。由于官民二重性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工会必须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而当前工会体制的问题则在于偏离了“民”这一端而过于“官”化。工会的本质是一个以维护和代表职工合法权益为职责的群众性组织,这一点也是工会体制的活力和其全部的工作基础所在。工会的行政化必然导致其社会职能(维权职能、沟通职能、整合职能、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的弱化。作者认为,要恢复和强化这些职能,工会体制必须进行改革。中国工会改革的方向是去行政化、回归社会。其具体思路为:以中立性、自主性和社会性为目标,以“三服务”为工作理念,以落实和强化维护职能为基本方向,以引入职工的参与为基本手段,上下互动地推动工会的改革,破除行政化、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