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孢子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Tyzzer1907年在小鼠胃腺组织首先发现,嗣后许多研究者在包括7个目的哺乳类、4个目的鸟类、2个目的鱼类和1个目的两栖类等众多种类的宿主上均曾检出。已知,隐孢子虫可引起儿童和幼龄动物的腹泻及随之而来的脱水、虚弱,乃至死亡,尤其是对有免疫缺陷、免疫损伤和免疫抑制的人畜,常导致严重的疾患和较高的死亡率。在国外,新生犊牛常因隐孢子虫感染而呈现腹泻,便血和死亡,许多国家己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疫病进行研究。在我国,尽管犊牛腹泻并非罕见,但与隐孢子虫病相联系的报道则甚少。为此,我们对兰州地区新生犊牛因严重腹泻而致急性死亡的实况,作了病原学的初步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道用杂交瘤细胞株3C_2分泌的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腹水经饱和硫酸胺盐析纯化后致敏绵羊红细胞而建立了弓形虫微量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结果表明:它可检测出含量仅为5μg/ml的弓形虫速殖子可溶性抗原,并且在弓形虫QHO株速殖子感染绵羊和家兔之后的2~6天,血清中即能检测到循环抗原;与正常绵羊、家兔和小白鼠的血清以及其它寄生虫感染的动物血清无非特异性反应和交叉反应;试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处理后其活性不受影响,且至少能保存3个月之久。从而为早期弓形虫感染和现症急性感染等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和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口蹄疫病毒(FMDV)A型12S基础免疫,O型12S加强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迭,得到了一组群特异性单抗。用RPHI,AGD,ELISA及阻断式和竞争式ELISA分析这组单抗得出以下结论:12S抗原至少存在一个12S独有的型间交叉的群特异性抗原表位,该表位是非中和性抗原表位,免疫原性较低;这组群特异性单抗可与FMDVO,A,C,Asia-1型12S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应,表明该表位存在于FMDVO,A,C,Asia-1型12S上,但不同血清型的12S表位构成存在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和动物弓形虫病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已查知弓形虫血清抗体分布相当普遍,并从人和某些动物体分离出不同毒力的弓形虫株。1986年笔者从青海省互助县1只绵羊体分离出1株弓形虫,经鉴定为一弱毒株,命名为青海互助绵羊株(QHO)。  相似文献   
5.
本项研究,选用弓形虫强毒株(GJS)和自然弱毒株(QHO)人工感染敏感模式动物小白鼠,依次在2、3、4、7、14、21和45天剖检并进行了动态病理学和病理学比较观察。结果两种虫株所致病理变化存在明显差异:GJS株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以急性迅发性和不可逆的致死性损伤为特征。表现为组织细胞的颗粒变性、脂肪变性、水肿、充血、出血坏死和不可修复的致死性病变;QHO株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轻度或慢性损伤,最后经组织代偿性修复而恢复功能为特征。表现为组织器官轻度充血,偶有散在的非典型性坏死灶以及网状内皮细胞活化、增生、免疫活性细胞剧增,最终以组织代偿性修复和典型弓形虫非化脓性脑炎而存活。同时通过免疫活性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弓形虫免疫机理的探讨。本文首次对两株毒力不同的弓形虫株引起的动态病理学和病理学比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正大家好!在神州大地喜庆新中国成立65周年、天山南北喜迎兵团成立60周年之际,兵团隆重召开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我们这些来自兵团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劳模代表欢聚一堂,心情无比激动。能够代表出席今天会议的全体劳动模范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我家住在界河边,界碑就在房后头,国界边上守国土,边境线上牧羊牛"。这是我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1988年,中哈边境阿拉克别克界河边上的桑德克哨所建立了,年仅19岁的我成为了哨所唯一的一位民兵,担负起了巡边、守水、护林的重任。四年后,新婚的妻子来到哨所陪伴我,从此我们夫妻俩在哨所相伴度过了20多个春秋。从青春年少,到中年沧桑,我和妻子慢慢变老。但岁月改变的,只是我们  相似文献   
7.
用抗弓形虫McAb(3C_1)经纯化处理,免疫兔,制备多克隆抗-Id抗体(Ab_2)。用M-206佐剂制得抗-Id疫苗,免疫猪和小白鼠;Ab_2免疫剂量:猪31.75mg/头,鼠2.5mg/只。免疫后7天测抗体效价1:4、28天1:64(IHA)。28天用弓形虫强毒(GJS)按10~7/头(猪),10~3/只(鼠)活虫攻毒,结果免疫猪无明显临床症状,体温呈—过性反应(41.2~40.2℃,3天或不明显低烧);对照猪(未免疫)持续7天高温(41.8~40.4℃),表现废食,静卧无神。攻毒30天后剖杀,分离病原,分虫率2/5(免疫猪)、1/1(对照猪)。免疫小鼠攻毒后存活率40%(4/10),检虫率100%; 对照鼠全部死亡(5/5)。证明抗-Id抗体作为无弓形虫病原替代物,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力,可保护猪、鼠经受强毒攻击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用抗弓形虫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3C_2)扩大培养,于腹腔注射BALB/C小鼠诱生腹水,经3次饱和硫酸铵盐析,透析,DEAE-Sephadex-A_(50)离子交换层析,除菌,制得纯化McAb(Ab_1),蛋白含量2mg/ml,用福氏佐剂乳化后免疫健康家兔4次,放血分离血清,再经盐析和层析处理,制得多克隆抗弓形虫独特型抗体(Ab_2),用佐剂制备疫苗,3次免疫绵羊(5~10mg/只)2只。共采集4次血清,制得抗抗弓形虫独特型抗体(Ab_3),用IHA法检测抗体效价为1:64~1024。证实抗独特型抗体(Ab_2)是特异的,是能模拟弓形虫抗原,具有类似弓形虫免疫原性,并可激发宿主免疫应答产生抗体,进而证实独特型和抗独特型的免疫网络学说在弓形虫病免疫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反转录(RT)及套式PCR(NPCR)方法,获得了中国猪瘟兔化弱毒(HCLV)兔脾组织毒5110个碱基(2240~7350)的扩增片段,包括其结构蛋白基因gp55和非结构蛋白基因p54及p80,将其克隆于测序载体中,通过测序确定了这些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相似文献   
10.
弓形虫速殖子排泄分泌抗原的SDS-PAGE分析马军武,杜重波,张德林,李惠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730046)弓形虫速殖子排泄分泌抗原(E/SA)是虫体在入侵宿主细胞及细胞内外增殖游离过程中向血液、体液或培养上清液释放的可溶性抗原成份(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