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1961年11月3日上午,胡耀邦一行7人经沅陵来到辰溪,在船溪公社走访了三户社员,询问了食堂下放后的情况。当听到一位社员反映下放食堂后,有些个人财产没有退还时,胡耀邦马上对在旁的大队、公社干部说:"要落实好政策,私人的东西要退清。"下午在田湾公社,他视察了田湾公社小学和铺里桥大队小学,并深入到田湾公社小学课堂听课,同时召开了部分教师、社员座谈会。晚上,又连夜赶到辰溪县城,听取了县委、县人委的工作汇报。胡耀邦就当时的形势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他要求:"食堂撤销后,原私人的东西一定要全部退清。"并鼓励县领导"不要向…  相似文献   
2.
刘晓对亲人的要求鲁圣祥刘晓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党员。地下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党和人民所知晓的。但他如何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亲人的事却鲜为人知了,劝后母回乡参加土改1950年11月,辰溪县土地改革全面铺开。刘晓...  相似文献   
3.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的指挥下,从桑植县刘家坪出发突围,开始万里长征。11月26日,贺龙、甘泗淇(政治部主任)率四、五两师及少数机关人员(共8000余人)在突破敌人的重重  相似文献   
4.
刘晓两次被捕纪实鲁圣祥1936年,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在他那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这样写道:"刘晓是我在红军中见到的最严肃认真、最勤奋努力的年轻人之一,他是一个二十五岁血气方刚的青年,有着一张英俊聪慧的面孔,……我相信他若接到命今,会毫不犹...  相似文献   
5.
刘晓在苏区     
1931年6月,刘晓在上海第二次被捕。经过党组织的积极营救,直到1932年2月他才出狱。刘晓出狱后,陈云立即找他谈话。陈云说:“你过去在江苏省委的工作是有成绩的。特别是为了严守党的机密,不畏个人牺牲,与敌人进行不懈的斗争。目前你的身份有可能暴露,为了保存党的力量,也为了你的安全,党组织决定派你到苏区去工作。首先是去参加福建省党代会。”刘晓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1932年3月,在上海曾从事地下党工作达6年之久的刘晓,与陈琼英(任弼时同志的夫人)一起,从上海出发,经汕头到永定进入闽西苏区。一路上,敌人关卡重重,当…  相似文献   
6.
刘晓     
刘晓,原名运权,字均衡,化名镜清。刘晓是他在上海开展革命活动时,当时负责江苏省委工作的任弼时以他年龄小而给取的。 1908年5月13日,刘晓出生于辰溪县辰阳镇桐湾溪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刚5岁时,母亲病逝,这给他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苦涩。尤其是后母的分心,  相似文献   
7.
刘晓重建上海地下党鲁圣祥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内的组织,由于"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的影响,遭受严重的损失。临时中央在上海难以立足,不得不于卫933年初迁入中央苏区。已海中央局在1934年3月到1935年2月间接连遭到6次大破坏,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