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由民塑     
把一个普通红军战士塑为“菩萨”来顶礼膜拜,而且相沿成习70多年,即便在“文革”那么“左”得出奇的年代依然香火不断,此情此景,在中国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2.
风雅遵义     
坊间有一个误读: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遵义,似乎只有当代的红色历史,而缺乏悠久的文化积淀。 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的煌煌史迹比,遵义的确没有声震环宇的黄钟大吕,也没有气势磅礴的皇都威严。但是,遵义的历史却是恒久而凄美的。 1971年、1972年两个冬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先后对发育于二叠纪厚层灰岩的遵义市桐梓县城西26公里的岩灰洞进行发掘研究,他们惊讶于这里竟然是更新世中期、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遗址。1974年,《人民日报》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考古成果。20万年前的桐梓人的发…  相似文献   
3.
<正>回顾这一段风云际会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一条"政党自信":历尽磨难的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幼年期青少年期所以磨成了强健壮硕,依靠人民是她的营养剂。中央红军长征在遵义,留下的东西许多,诸如遗址、遗迹、传承、故事,然而,在民间到处留下的却是爱民仁政的口碑,这或许正是红军在遵义取得了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和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