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七十年代以来,电子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核科学、能源科学、海洋工程等领域,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新的进展或突破。以微电子为中心的新技术、新产品,不仅广泛地应用于生产领域,而且日益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领域,一个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
<正>问:黄炎培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不可不写的人物,在您心中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答:我父亲1878年出生于上海浦东的一个破落世家,双亲早亡。黄家先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申君黄歇,黄歇在上海开凿了黄浦江,所以黄浦江也叫春申江。黄氏家族是上海的先祖,住在今浦东新区川沙新镇那一带,已有几百代了,到我父亲出生时已家道中落。但我们老家那个宅子(即"内史第",原称沈家大院,为沈树镛祖上所建。1859年  相似文献   
3.
黄方毅 《党建》2010,(7):60-61
1915年,黄炎培赴美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曾译万国博览会或万国赛会等)。会见了当时美国的政要和科学家等,并为中国留学生争取到了正当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1945年,黄炎培曾与毛泽东在延安促膝长谈10多小时,留下了至今闻名的"窑洞对";5年后,黄炎培连续上书毛泽东,洋洋万言直揭时政弊端……  相似文献   
5.
黄方毅 《各界》2011,(11):16-17
父亲黄炎培,1878年生于上海浦东川沙内史第我家老宅(十五年之后宋庆龄等宋氏姐弟陆续在此宅出生,胡适也曾在此宅借居),不久家道中落。1901年,  相似文献   
6.
近三十多年来,日本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作为二次大战的战败国,战后的日本,举国满目疮痍,经济濒于绝境。有的美国专家曾预言:即便有外援,日本三十年后才能达到战前水平,而如果没有外援,三十年后只能维持基本生存。然而日本人以事实彻底打破了美国人的预言。一九五一年日本的国民收入仅为美国的二十三分之一,经过不到三十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振兴经济、选择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从战后到六十年代中后期,是“传统发展战略”、也称“旧发展战略”时期。战后,独立了的发展中国家急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赶超发达国家,而又毫无现成的经验,便自然而然地沿袭了发达国家早期曾经走过的道路。这种战略以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主要目标,强调工业化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忽视农业的发展,片面追求高速度、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