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后工业社会中的社会治理将是一种合作治理。在中国治理语境中,执政党具有高度的政党权威,推动政府树立合作理念并推进公共治理改革,为推进合作治理进程提供动力支持;执政党嵌入性特征,可以发挥执政党组织的聚合与协调作用,构成一种包含执政党在场的促进性治理,是实现合作治理的孵化机制;基于"构成主义"的建构路径,执政党融入到政策网络中,可以提升政策网络的治理水平,充分发挥政策的变革功能。  相似文献   
2.
与政治学的宏观、中观、微观的研究层次相对应,从价值、设计、技术层面尝试对政治制度可持续性予以阐释。价值层面,政治制度本质上是特定政治价值的外化展开,政治制度可持续性的核心指向是制度的合法性。设计层面,通过合理的制度架构设计和改革设计,促进基本政治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层面,参与政治制度的行为主体,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工具和手段,提升政治制度可持续性的调适空间。结合现实中国政治制度来看,人民本位民主、合理建构设计、有效执政领导等方面有力支撑其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在价值、设计和技术层面体现了较强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