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2.
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极不清晰,瑕疵证据的补正规则与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杂糅,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与实物证据鉴真规则混同,非法实物证据规则之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不分。应回归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定位,以保护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为导向,将所有非法实物证据纳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范围,厘清相关概念,通过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引导的方式对“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补正或者合理解释”进行阐述,明确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实体要件,激活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3.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为消除公众对自侦案件的质疑,主动引进公众进行监督的一种内部监督方式。因为整个制度设计均由检察院自主摸索,在实践运行中形式大于实质,所以其广受质疑。应正视人民监督员制度自身存在的公信力危机,从重点加强制度立法、提高人民监督员的代表性、完善选任程序、强化监督效力等方面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人民监督员制度自2003年创设以来,走过了十一年的历程。在此期间,无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实践探索方面,均可谓成果显著。然而,受制于与生俱来的"内部性"这一特性,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实则暗藏着发展的危机,故必须通过深层次的改革来解决。因此,全面总结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运行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研究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改革重点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犯罪人权利保障的发展史,而无辜被害人的权利似乎在慢慢地萎缩、在抽象的公权力的“庇护”下慢慢被人遗忘。本文通过对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定的必要性考察,从法律的平等原则、诉讼程序的公正这一角度论述了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的构建的价值基础。并且对于这一制度的具体设计提出了初步的构想,包括立法模式的选择、具体程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施是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当在优化诉讼资源配置、保障被追诉人权利的同时,实现被害人权益的平衡。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是其当事人地位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促进程序正义,也符合恢复性司法理念。改革进程加快,理论准备不足,对此应当保持高度警惕。强化被害人程序建议权,规范其量刑意见,构建值班律师引导谅解制,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机制,探索被害人社会援助机制,是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结构是各种物质形态的普遍属性,是事物内部各要素的组织形态和内部联系。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结构。政工干部也有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是决定一名政工干部工作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结构愈合理,政治工作的能力愈强,这样的政工干部就愈合格。一般说来,每个政工干部都具备一定的知识,也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之所以要提出改善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新形势给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  相似文献   
8.
现代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犯罪人权利保障的发展史,而无辜被害人的权利似乎在慢慢地萎缩、在抽象的公权力的"庇护"下慢慢被人遗忘。本文通过对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定的必要性考察,从法律的平等原则、诉讼程序的公正这一角度论述了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的构建的价值基础。并且对于这一制度的具体设计提出了初步的构想,包括立法模式的选择、具体程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适应叶会正义现代比要求的一代又~代有弹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公始终“渝地问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深入持久地呼展u为。’、民服务为村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时会不义道德教育。”这些论述充分地说明户对上了义道德控设是夏设有中国特色什会卞义必不可少的组。九X分。抄*必须大力加强计会下火道德没设.在全什2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大力加强计生王义思想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