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科学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是山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宋士昌同志,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提高教学效果而写的一本较好的辅助教材。将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胜利,离不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算起,大约半个世纪,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观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一  相似文献   
2.
实现现代化必须改革,改革促进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检验改革,鼓舞人们锐意改革。当前,我国改革的形势很好。我们在思想、理论上必须适应这一改革的需要,推动改革的发展,深刻认识:实现现代化必须改革,改革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改革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立志改革,锐意改革,以改革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的理论准备是不够的,必须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重新学习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论述和思想。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一、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及其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什么是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这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条路线的基本点有两个,一个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个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这两个基本点互相联系,缺一不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真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观念和新思维。只有坚持生产力标准才能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论的界限,才能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胡乔木同志的重要文章《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对于一些长期没有搞清楚的问题作了比较透彻的阐述。这篇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著作的发表,澄清了前段时间思想理论战线上的思想混乱,振奋了人们的精神,提高了人们的理论认识,这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所要求的,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针对长期以来,有些人总是把民主、法制与精神文明相割裂的观点,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阐述了民主、法制的建设,特别是民主、法制观念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涵的科学延伸,而且是重大的理论突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作一些试探性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