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农业合作社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是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内在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主要制约性因素的分析,在结合世界各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历来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农村土地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学者甚至直接提出农地私有化主张。著名三农学者贺雪峰教授的新著《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对近年来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烈交锋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解读和回应,系统地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主张。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中村转型的重要依托,但在如何适应市场、如何参与市场多元化竞争方面,城中村集体经济依然存在着多重困境,研究这些制约性因素,提出促进城中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性策略,是做好城中村治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把长株潭城市群设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具有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成功示范经验的重大意义."两型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动力,要走的是一条"内生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从这个逻辑出发,以长沙市岳麓区为例进行研究,对"两型社会"的机制创新有较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振兴具有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内在价值体现为知识与视野层面的消费价值以及收入提高、幸福感提升的投资价值,外在价值表现为儿童和成人的人力资本积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对乡村经济、文化、生态振兴的推动。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优质的乡村教育公共服务将吸引更多人才驻留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