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日本与多边海上安全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迎春 《当代亚太》2006,19(7):15-22
近年来,日本积极致力于在亚太地区构建以日本为主导的多边海上安全合作机制,其核心内容是联合亚太地区的海洋国家和岛国开展海上共同执法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帮助美国填补因政治等因素而无法直接军事介入南海以及马六甲海峡而导致的安全保障上的空白。对此,中国除应继续倡导共同安全、综合安全等新安全理念外,还应主动参与这一机制,以把握本地区海上秩序的走向,防止亚太地区的海上安全机制朝着准军事同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龚迎春 《新湘评论》2013,(22):20-20
大湘西独具风情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神奇秀丽的自然生态两相呼应、相得益彰,我们探讨湘西州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是为了求得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生共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山川秀丽。风情浓郁。湘西州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可谓山水奇丽、钟灵毓秀,别具一格、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更是为她增添了神秘妩媚。自然风光优美神奇又姿态万千。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西连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衔洞庭波光,南接雪峰山影。  相似文献   
3.
当前部队奖励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奖励工作作为政治工作的一种手段 ,在部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表现为实施奖励的指导思想错位、表彰项目繁多、指标划分重点不突出、评判标准混乱、奖励时机滞后以及相关法规不配套等方面。为了完善奖励工作 ,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 ,应该建立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 ;调整奖励的指标、比例和物质待遇 ;创造与时俱进的宣功学功形式和健全系统完善的奖励法规。  相似文献   
4.
一、南极地区环境的现状及其与全球环境的关系南极洲是指南纬60°以南的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总称。南极地区则是1959年《南极条约》规定的、包括一切冰架和海洋在内的、南纬60°以南的地区,这是《南极条约》的适用范围。可见,国际法上的南极地区比地理学上的南极洲范围要大。本文中出现的“南极”或“南极地区”皆指《南极条约》的适用地区。南极洲是一个孤立的大陆,它与最近的  相似文献   
5.
国际社会提出了改革国际法院的各类建议和方案,但任何重大改革无论从法院自身的属性、改革的程序还是从实施的可行性来看,都不得不在联合国改革的框架下进行.为避免国际法院的改革长期陷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法院的改革有必要设定以修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为前提的长远目标,和以提高法院司法效率为目的的近期目标.国际法院在其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已经摸索出在不修改《国际法院规约》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并不断修改《法院规则》和《程序指示》来改善法院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以提高其诉讼效率的改革路径.另一方面,在《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的现有框架下进行的国际法院改革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马六甲海峡使用国合作义务问题的形成背景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迎春 《外交评论》2006,2(1):88-9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3条规定了国际海峡的使用国和沿岸国的合作义务,但是未就合作的性质、方式、途径、使用国的概念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马六甲海峡沿岸三国以及日本的积极推动下,马六甲海峡使用国合作义务问题最近因获得中国的积极回应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具体到合作的方式、途径、范围等问题时,相关国家各自又有不同的打算。9.11事件以后,海上安全问题成为马六甲海峡使用国合作义务问题中的新要素。中国作为海洋地理相对不利的国家应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位我国在马六甲海峡的航行利益,积极参与新规则的制定,以促成对我有利的马六甲海峡合作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龚迎春 《外交评论》2007,31(5):64-70
导致海上执法领域沿海国和他国之间的管辖权发生冲突的原因复杂多样,其结果都导致周边国家间的关系对立、影响地区安全、削弱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构建东亚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应在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法框架内进行。为此目的,相关国家需摈弃一味追求本国利益而对国际公约做任意扩大解释,以避免加剧国际法的分裂。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投资在劳动力配置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一面,是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活跃劳动力市场的“加速器”。但如果投资不当同样也会带来负面效应,进一步使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差距扩大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发生错位,产生结构性的矛盾。因此,应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并采取有力措施对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做出有效倾斜,提高其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人力资本存量。同时,对人力资本投资可能产生的结构性矛盾做出及早预测与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9.
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对中国劳工诉日本西松建设公司强掳劳工、强迫劳动事件作出了判定中国劳工败诉的终审判决。判决的主要理由是: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根据该条的规定,中国劳工的个人请求权属于已被放弃的战争赔偿要求。为了得出上述结论,日本最高法院的判决还涉及了诸多必须予以澄清的国际法理论问题:如条约单方面解释的效力问题、回忆录和会议记录等在条约解释中的效力的问题、条约对第三国效力的问题、对条约宗旨的单方面解释的效力问题、《中日联合声明》的国际法性质到底是条约还是中国政府的单方面宣言的问题、国内判决在国际法上的效力问题等。本文仅从国际法上国家外交保护权的角度,对本案及其他正在进行中的对日民间赔偿诉讼的解决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