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孔子关于公共范畴同质于人性化范畴出发,可以获得一种关于企业的新认识,即企业既是相互施加人性化影响的公共空间,又是个人展示和实现全面人性的场所。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立论依据主要不在于其提高财务业绩的工具意义,而在于促进人性仁善的价值意义;价值目标并不满足于守法或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而是止于至善;实现方式主要不是利益激励或法律约束,而是企业家的伦理导引。在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法律和监管作用的同时,挖掘我国传统伦理资源,有利于拓宽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杨明  丁瑞莲 《唯实》2007,(1):9-13
“中和”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和谐统一为价值目标,具有目的善意义;同时,形成了一套以仁守中、以义时中、以礼制中、以智执中的“致中和”方法,又有手段善意义。在理论上,“中和”既可以作为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元素,又可以成为整合各种道德资源的基本方法,从而促进伦理学创新;在实践上,它为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精神资源,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