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古希腊城邦最早孕育出公民观念,但是古代希腊人并没有现代人的权利观念。他们的公民权,只是就公民资格和身份而言。公民身份是作为一种特权存在的。它以排斥其他人甚至以对他人的奴役为前提。本文根据有关史料,钩稽出古希腊人的政治观念,并阐释它与现代公民观念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中的“群众”概念是传统文化中的“民”(或“臣民”)与西方民主理论中的“人民”相嫁接后 ,安顿在传统术语“群众”的外壳之中而形成的。同时 ,它也是西方群众理论在中国的变异 ,特别是对群众价值评判彻底颠覆的产物。作为承载丰富的政治文化意蕴的符号 ,“群众”是“人民”的不彻底的具体化 ,是“臣民”向“公民”的过渡环节。一方面 ,它超越了传统的臣民 ,但仍然承袭了臣民概念的某些内涵 ;另一方面 ,它也涵蕴着公民概念的某些要素 ,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它是臣民与公民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西方政治文化理论的复兴及其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政治文化理论在经历了 5 0~ 70年代初的初创和兴盛期、70~ 80年代初的衰落期后 ,自 80年代中期起重新复兴。本文初步介绍了此次政治文化理论复兴的一些新成果 :一些学者试图重新诠释政治文化概念 ,兼容心理层面与行为模式 ,将政治行为视为政治文化的要素 ;有人从政治文化的易变和不易变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从而深化了关于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认识 ;有的学者引进了全新的“文化分析”模式 ,在坚持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的解释价值的同时 ,强调文化和制度的反作用。在主导理念和研究范围上 ,政治文化研究出现了非西方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5.
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公民文化与民主制度是互为因果、相互推动的关系.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包括有限的民主、非国家形态的民主和非政治形态的民主--是培育公民文化的摇篮.公民在民主制度下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学得民主的规范,接受民主价值,养成民主的行为习惯,实现从权威主义人格向民主人格的转变.通过民主制度来教育和训练公民,是促使公民文化发育成熟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丛日云  马涛 《探索与争鸣》2023,(10):55-80+178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迈向后民族主义社会。民族、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是现代个人在萌发和成长的早期超越天然的血缘、地缘等小共同体的束缚而将情感归属与政治忠诚投向更大的共同体的结果。具有权利、尊严与平等意识的现代个人的出现,带来了现代个人主义的价值革命,也推动了以族裔、文化和政治认同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而日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更多自由选择、自我表现和自我解放的后现代个人的产生,掀起了后现代主义价值革命。后现代主义者颠覆了现代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将民族或民族国家视为束缚和压迫的力量。后现代主义政治和知识精英们以多元文化主义解构现代民族主体文化,以身份政治和超国家政治解构民族国家族裔属性,同时后民族主义者积极构想后民族国家建制,试图建构抽空了族裔和文化内涵的政治共同体作为后现代人的家园,推动了西方的后民族主义转向。这导致后现代主义的西方个人归属感丧失,国家凝聚力下降,国家族裔和文化根基被蛀空,自由民主活力枯竭,国家面临衰败和解体的风险。在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秩序中,其竞争力也受到削弱。重新审视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内涵和价值,认识西方后民族主义的困境,有助于辨清西方文明演变的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