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和新路径。大数据的储存与处理、查询与分析、执行与应用等方法,广泛运用于审批事项的申请、审批流程的优化、审批的全过程监督、审批后监管方式的革新等,预示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由侧重于探索决策的艺术性管理,即将演变成为更强调顶层设计的技术性操作。但在实践中,大数据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应用之间尚存在差距,多数地方政府仍处于"期望膨胀期",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意向性特征明显,实质性探索不足,存在概念滥用和过度炒作等问题;理论中,对于大数据技术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如何运用的具体分析还有待破题。本研究基于申请、审批和监管三个制度环节的探讨,认为大数据驱动行政审批制度创新是可能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政务公开、信息共享、财政保障、人员培训、隐私保护等多方政策的支持和呼应。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对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问题笔锋犀利但未有良策。实务界则仍然将招商引资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来完成。政府与市场关系如何调整亟待破题。招商引资的实质是在以GDP晋升锦标赛为终极考核目标的前提下,地方政府摆脱传统行政文化束缚,以积极担当原则、主动服务理念、特殊优惠政策与超简流程准入助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但伴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企业数量增多,招商引资的问题也日渐凸显,诸如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越位、对市场主体监管不到位和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等。营商环境概念的提出与强化,将世界银行的一整套评估体系引入中国,是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从理念的革命到方法落地的关键节点。本文认为,招商引资中政府的核心目标是如何利用域外人、才、智的资源来引导民众学习企业经营,而优化营商环境则是政府致力于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来完善自我管理,并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依法依规、高效、精准、连贯的制度供给。政府经济职能履行方式的重大转向是新时代政府与市场关系调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营商环境优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经济发展新方略,也是十九大之后"放管服"改革的新目标。营商环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一般环境与政企关系、劳动力市场、金融机构等具体环境。在2015至2017连续三年的"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均提到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变化,并以此来衡量国内放管服改革的进展,提出"营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