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凡人于交友之间,口惠而实不至,则其出而事君也,必至于静言庸违。故舜之御臣也,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而孔子之于门人,亦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启示世人:无论为人处世,还是从政为官,言行一致均为应当恪守的本分,决不能“口惠而实不至”。  相似文献   
3.
4.
5.
明代时,郡守南大吉曾与王阳明论学,想让王阳明指出其为政的过失.王阳明听后,并未直接给予答复,只以"良知"二字回应.数日后,南大吉告知说,自己通过观照良知、反省悔悟,发现很多为政过失,并且问王阳明:"与其犯错后去悔改,怎样才能做到提前预防呢?"王阳明回答:"人言不如自悔之真."大吉笑谢而去.  相似文献   
6.
7.
《黄帝内经》中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对“治未病”思想多有阐发,尤以孙思邈贡献显著,他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和“已病”三个层次,强调“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