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出版座谈会。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会上宣读了王震同志致胡绳同志的信。信中说:“你主编的这部书为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提供了好教材。请向乔木同志及与你一起为此书的著述而紧张工作的同志表示慰问。让我们为保持社会主义祖国的长治久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进一步团结起来,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后胜利共同奋斗!”现将胡绳、薄一波、胡乔木、王忍之同志的讲话及邢贲思、逄先知、姜思毅、萧超然、何理、何沁、陈铁健同志的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理想教育中遇到一些困难,就是现实生活的一些现象使人感到困惑。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私营企业迅猛发展,国有企业改制,比例减少,一些国企经营者(不少是共产党员)成了私营企业主。这样,中国会不会走上了私有化的道路、公有制为主体能不能牢固地坚持住的疑问就发生了。二是分配上有问题,各阶层、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了,这样,怎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怎么坚持社会主义的疑问也就发生了。而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3.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理论著作。《正处》从酝酿到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1956年的波匈事件、铁托在普拉的演说,促使毛泽东对国际国内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主持起草《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国际范围内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这年11月召开的中国民主建国会一届二中全会,引发毛泽东在给黄炎培的信中提出了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新想法。经过一月会议、颐年堂会议、第十次最高国务会议,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思想逐渐成熟。1957年2月,他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扩大)上作了关于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此后,通过开座谈会、听取思想汇报等各种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及在天津、济南、南京、上海等地多次讲话,进一步阐发关于两类社会矛盾的思想。回到北京后,他对《人民日报》在《正处》宣传上的滞后提出了批评,并亲自起草党内指示,要求了解各级干部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想法。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开始了《正处》一文的修改工作。从4月24日至6月17日的55天时间内,历经13次修改,才最后定稿。6月19日,《正处》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4.
情,或者以前受过挫折的人不愿意过多地提及自己的过去;思想保守的人一般不太愿意急于将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对此,只有沟通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双方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达到更深刻的相互了解。有些人主观性强,常有一种慑服别人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刚接触时即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则容易助长他骄傲自满、惟我独尊的情绪,只有适度地、有节制地与他交往和沟通,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人们都爱津津乐道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在进行沟通工作时,沟通者应顺着接受者所喜爱的话题和信息交谈,然后有针对性地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上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担任秘书工作之后,我一直从事中央文献研究,一做就是几十年.对于1954年宪法的制定,当时我只是做一些比较小的事,谈不上宪法制定的见证者,只是经历了宪法起草、讨论的全过程,对这段历史略有所知.  相似文献   
6.
一部重要的党史著作——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共29年。这是一段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复杂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它离我们很近,同今天有着直接的关联,深入学习和研究这段历史,意义重大。学习这段历史,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7.
方先知 《学习导报》2013,(11):28-29
在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里有这样一个小细节:朱明王朝建立后,用了20年的工夫,大规模推行土地丈量,将其四至、形状、土质等级等详细登记,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制度。洪武朝不过31年,朱元璋却花了20年孜孜不倦地推进这项工作,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逄先知 《新湘评论》2013,(23):10-10
中国近代以来,为了救国救民,改变旧中国的悲惨命运,无数的志士仁人和各式各样的政治力量,纷纷提出各自的救国主张,有改良的,也有比较激进的,但是都不灵,没有一个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情况就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诚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传(1949-1976)>的编写工作,从1995年11月正式开始,到2003年12月出版发行,前后共8年的时间.<毛泽东传(1893-1949)>是1996年出版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成立,是理论界的一件令人振奋、令人欣慰的大事,我热烈祝贺研究院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在坚持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根本性问题.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一旦失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会是怎样一种前景,国际上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实例,很值得我们深思和警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