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顺应时代需要,调整视角,以改进求加强。具体应做到五个突破:在指导思想上,力求工作重心的突破。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全党工作的重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这一重心转变的要求,努力实现由保护生产经营向推进生产经营发展的转变。一方面不能因为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而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把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为生产经营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台湾著作权争议调解办法刘泽华我国《著作权法》第48条和49条规定:“著作权纠纷可以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著作权合同纠纷可以调解……”但是《著作权法》在这里只原则性地规定著作权争议可以调解,而对著作权争...  相似文献   
3.
论民间体育组织与弱势群体体育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体育组织以其独特的参与功能在全民健身体育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展弱势群体体育是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对保障弱势群体体育权益的意义进行分析,阐述了民间体育组织参与保护弱势群体的体育权益的必要行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6月28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中行政支部、理科支部、文科支部联合组织党员和入党申请人及青年党校学员来到北京市顺义太阳村,举行了“一个党员一面旗,我为党旗增光辉”的党员慰问太阳村儿童”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湖北省汉川市脉旺镇北街小学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老师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学校党员、老师纷纷表示,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引领下,用教育新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以发展促和谐,以稳定痛哭失声和谐,再创学校发展新的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7.
<正> 第一,开展当代史的研究是牵动整个史学步入新阶段的火车头。当代史与人们的生存休戚相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需要。对当代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是史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甚至也是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指示器。第二,开展与当代社会重大问题相关的历史研究。无论从世界看,还是从我国看,都面临着许多重大课题有待解决,如战争与和平,进步与公正,阶级与调和,革命与改革,文明与野蛮,道德与强制,文化交流与冲突,社会主义发展与分化等等。史学家不能离开人间烟火,要把历史同现实挂钩,并在研究中吸收其他学科的成就与方法。第三,进行高层次的综合研究。现在新学科的发展有瓜分历史学的趋势,每出现一个新学科,大致都  相似文献   
8.
刘泽华 《河北法学》2004,22(1):104-109
国际社会反洗钱实践证明,建立健全一整套有效的反洗钱法律制度体系是防止洗钱者利用各种手段、方式进行洗钱和打击一国及跨国洗钱的根本途径。针对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人民银行新近颁布实施的反洗钱"一规两法"的内容得失,系统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体系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助.《补充规定》第1条第2款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就是《补充规定》增设的一个新罪即放意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保护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论从以下几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求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0.
《印度刑法典》第二十一章对诽谤罪作了专章规定,共54条,详尽地规定了诽谤罪的概念、例释、处罚以及不构成诽谤罪的例外情况。分析和了解这些规定,对于完善我国对诽谤罪刑事立法及理论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印度刑法规定的诽谤罪,是指除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无论何人意图、明知或有理由相信会损害他人名誉,以言词、文字、符号或能够辨认的图象,制造或散布对他人的指责的行为。该罪的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