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009年,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7%。但由于世界经济还有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我国经济回升尚不稳固、不平衡、不全面。201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仍非常复杂。这期话题,我们特别邀请国内经济专家座谈,分析2010年影响中国经济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世界性经济转型浪潮中,不同的转型国家出现了不同的转型绩效。在探索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时,很多学者往往将转型模式(或路径)作为转型国家类型归属划分的基本依据和转型绩效表现差异的基本原因。我们试图选取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世界最大的转型经济体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构造一个带管理资本学习过程的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它们的特定经济转型路径、模式及绩效表现,说明转型模式对于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力。通过分析表明,转型模式虽然对转型初期的增长有所影响,但并不是转型绩效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不同转型模式并不存在此优彼劣、非此即彼的关系。而且,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过程并未终结,沿着不同路径前行的转型国家多数还没有到交卷的时候。对于尚处于转型旅途的中俄而言,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改善还需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我国也已融进这一洪流中。经济开放中外资流动、外贸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日增。为此 ,平衡国内经济是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而开放经济宏观模型反映着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波动的基本规律 ,研究这一问题 ,有利于构建新的模型并提出特定条件下的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4.
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怎么才能实现长期而稳定的增长,并达到发达经济,这是经济学家所长期追寻的目标.十九世纪以来接连出现的大量国家相继走上富裕之路,给经济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但受制于分析工具的不完备,该领域的研究长期未取得大的进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对该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统一的分析框架,形成了所谓工业革命的研究领域,这项研究试图统一人口增长理论、削度经济学、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因对不同因素的作用强调有别,对不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转型提出了两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工业革命是一个自然且必然的历史演化过程,即,它是自动完成的;另一种理论认为工业革命需要一些因素的特定变动,即,它是不能自动完成的.但工业革命研究尚处初创期,有待研究的领域还很多,本文就该理论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