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曾是一名下岗工人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 ,我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厂房 ,现在是鄂东南化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回首我走过的路 ,充满了艰辛和坎坷 ,同时也有奋斗、奉献带来的喜悦和收获。1975年 ,高中毕业以后 ,我当上了大冶金牛镇食品所的工人。1985年 ,由于多种原因 ,食品所的效益出现严重滑坡 ,所里工人基本上处于半失业状态。面对如此境况 ,我想 ,与其在所里坐着等靠 ,还不如面向市场去闯一闯市场。于是 ,我于当年5月份向单位递交了辞职申请。1985年底 ,我东凑西借 ,凑了2000元钱 ,在金牛镇的街头开了一家小商亭 ,经…  相似文献   
2.
七七事变后,周恩来基于抗日战争形势,提出“只有长期抗战才能决定整个抗战的最后胜负”的科学论断,并围绕这一论断发表大量演讲、文章和书信。《目前抗战形势及任务》作为一份演讲报告大纲,是周恩来在全面抗战初期阐发“长期抗战”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献。周恩来在文中梳理总结了中国全面抗战四个月的经验教训,指明了全面抗战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危机与出路,深刻剖析了坚持长期抗战的必要性和现实依据,并提出坚持全民族长期抗战的基本条件。这篇文献丰富了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长期抗战”基本问题的认识,是深化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和中国抗战史研究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3.
在年轻人讨要赠言时,陈锡添喜欢送人“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对陈锡添来说,最大的机遇莫过于邓小平1992年南巡深圳时,被深圳市指派为惟一的文字记者。当年3月26日问世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使他一举成名天下知。 文名之盛,使人淡忘了他的“官身”:写“东风”时,他已是《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过了几年,他又先后被任命为该报总编辑和《香港商报》总编辑。 近日,我们作为《中国传播学者访谈》书系采访组成员,在北京和陈锡添烹茗谈心,在谈论新闻传播学术问题之余,陈锡添聊兴颇浓地叙谈往事。  相似文献   
4.
张汉刚  吴清华 《群众》2017,(4):25-26
省委书记李强强调:“政府要当好店小二,围绕企业需求提供精准化、具体化服务。”自2016年10月起,泰州市高港区在全区组建区、园区(镇街)两级专业化服务团队,坚持每周走进园区,走进企业,走进项目现场,全程实施项目建设审批“店小二”式的菜单定制、跑腿帮办和跟踪协调,确保服务精准、审批快捷,有效压缩了审批周期,降减了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制度性成本。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1](P14))。一百多年来,党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今天,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