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在《经济常识》的教学实践中,适应学生求异思维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课堂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具体作法是,课前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或收集资料,课上将讨论题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们多方位、多渠道探求问题的正确答案,提倡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实践证明,由于允许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所以,同学们发言争先恐后,有时甚至发生热  相似文献   
2.
对比法又叫比较法,是通过两个相对或相关的概念或问题的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达到从本质上弄清概念或问题的认识方法。比较不止于两个概念或问题,有时可进行一连串的比较。比较的方法也很多,有纵比,有横比;有历史的比较,有现实的比较;有形式的比较,有实质的比较……总之,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更深刻地弄清道理。高三学生具有一定辩证思维能力,遇到问题,喜欢比较,同时,也具有一定扩散思维能力,善于联想。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他们并不满足书本上的现成答案,而是喜欢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