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常惠惠 《前沿》2013,(18):120-121
“同情”通常是伦理学以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但是当这种情感被赋予了集体涵义,作为一种公众情感出现,作为一种“想象的权威”,一种批判性社会力量,它正试图融入公共领域,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影响司法进程,甚至可以渗透到个人生活的具体方面,通过某些特定事件兴起的公众同情可以改变某些当事人的人生轨迹,特别是当公众同情这种渲染性很强的情绪碰上各类新式媒介,透过妙笔生花的媒体渲染,这种情感往往显得热情激烈且戏剧性很强,这时的公众同情往往会因其女性化、反复性、易操纵等特性而遭到崇尚理性的公民群体的批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