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德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庄子在《德充符》描述了众多残疾者的形象,多次提到德,而其涵义不尽相同,本文将通过梳理《德充符》中所出现的德之内涵,分析其正反两面涵义,来把握庄子笔下德充符之德,进而窥探《德充符》一文的主旨与内涵。  相似文献   
2.
吕坤女性观的建构依托于其对女性身份的规范,即如何扮演好女性一生中女儿、妇人、母亲三类重要角色。就“为女之道”而言,吕坤强调对未嫁女“四德”的训诫,同时关注到了未嫁女在孝道的践行上可能面临的伦理困境;就“为妇之道”而言,吕坤强调以“礼”为规范的道义之爱,并塑造了多元的女性品质;就“为母之道”而言,吕坤认为母道之根基在于仁义与廉正,并强调“母不取其慈而取其教”。吕坤依据身份的书写对女性进行了规范与约束,同时也从道义、人情的角度给予了女性一定的空间,把女性之为“人”的类别属性置于其性别属性之前,从而让女性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溢出身份规范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清初学者唐甄的女性观既包含了对女性的深切同情体恤,又提倡家庭中的男女平等。具体来讲,他反对夫为妻纲、重男轻女、重父轻母,指出"暴内"现象对女性的伤害,提倡"敬且和"的夫妇伦理。针对"女人祸水论"对女性的偏见,唐甄也提出了激烈的批评,并主张"少女御"。唐甄的女性观是明清时期解放女性思想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