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70年代末,大批知青返城,他们成群结队向政府要工作,成为一触即发的严重社会问题。为了缓解当时的就业矛盾,一个起到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的组织形式——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简称“劳服企业”)诞生了。80年代,我国出现就业高峰时,劳服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吸纳安置了失业人员总量的20%,有力地调剂了劳动力的供求关系。90年代,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亟需轻装上阵的时候,劳服企业还能否发挥蓄水池的作用?它在企业改革中的地位又如何?能否在“再就业工程”中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