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预测未来:美国青少年连续研究”项目(简称:预测未来)设立于1975年,是一项长期研究美国中学生、大学生和其他成年人吸毒状况、趋势和成因的重要课题,它由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ISR)负责,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资助,著名社会科学家劳埃德·D·约翰斯顿(Lloyd D.Johnston)博士领导。  相似文献   
3.
张勇安 《美国研究》2004,18(2):116-126
“9·11”事件前 ,布什政府内部在毒品管制问题上的歧见使其在解决毒品问题上一直保持低调。“9·11”事件后 ,布什政府在毒品管制问题上迅速达成默契 ,并制订出指导未来毒品管制政策的《国家毒品管制战略》报告。毒品管制战略的调整相继完善的原因主要在于 :“9·11”事件后麻醉品恐怖主义的凸显、吸毒问题的回潮、“毒品战”战略无以为继 ,以及综合平衡的毒品管制政策可以较好地协调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4.
张勇安 《美国研究》2004,18(4):142-151
美国毒品和毒品政策史研究滥觞于 19世纪 70、80年代 ,美国卫生官员出于对管辖地区的麻醉品成瘾问题治理的需要 ,开始用简单的人口统计学方法对毒品使用状况进行研究。真正从历史视角来研究美国毒品问题和毒品政策的首部历史著作 ,要数查尔斯·特利和米尔德里达·佩兰斯在 192 8年合著的《鸦片问题》①一书。其后 ,随着美国吸毒问题的日趋恶化 ,这一问题也日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 ,并逐渐从医学、社会学、文化学、法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通中成为历史研究的显学 ,新的论著不断涌现。然而 ,学者立场的不同更使研究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  相似文献   
5.
荷兰禁毒政策以“公共卫生导向”为主要特征。荷兰把公共卫生视为国家政策制订和调整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形成了不同于以“司法惩治导向”为核心的“美国体制”的“荷兰体制”。而“咖啡馆体制”更被国际社会视为荷兰国家毒品政策的“国际象征”和“最为显著的特征”。这一独特政策的推行既有深层的思想根源,又与国家政治权力的“去中心化”相关联,同时还受到其他国家以“司法惩治”为核心的禁毒战略的效果不彰的反面影响。然而,荷兰的这一体制能否推广成为国际社会解决毒品问题的主流制度模式,还需要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6.
1907年1月1日,<洁净食品、饮品和药品法>(The Pure Food,Drink and Drug Act)正式生效.这是美国联邦政府第一次出于医学和健康目的,提醒消费者关注掺假和贴假商标的食品、饮品和药品,开创了联邦管理食品、饮品和药品使用的先河.而且联邦政府第一次借助<美国药典>和<国家处方集>的合法认可,通过了药物、化学制剂和药品的确切标准,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7.
张勇安 《探索与争鸣》2023,(4):152-162+180
世界公共卫生史上四次影响甚巨的“大流感”的命名,都是特定行动者出于特定的科学实践、政治立场、利益诉求和行为逻辑进行的知识再生产。然而它们的科学名称常常不敌流传甚广却不够科学严肃的“通俗名称”,后者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同特定的地域、群体、生物,或是特定的文化、习性、行业、职业关联起来,进而还常常选择性使用容易引起过度恐惧的术语。特定的行动者以此为名,调用知识和动员舆论来推进疫病防治,而被关联的对象必然因此遭到“污名化”,进而产生一系列溢出效应,这对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和全球疫病的防治产生了广泛而负面的影响。针对疫病命名的知识政治学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前全球卫生治理难局的成因关键和解决出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