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当长时期以来,举凡涉及“漳浦事件”、“何鸣问题”的一些党史著述与回忆录,都把何鸣说成“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以下简称‘红三团’)”及其后来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闽南第三支队(以下简称红三支队)”的“团长”(“支队长”)、“政委”或“团长兼政委”。但是笔者最近发现,这些说法都与史实不符。现将何鸣的任职问题考辨如下。红三团是创建于1932年5月中央红军攻克漳州期间的地方红军,受中共漳州中心县委领导。首任团长冯翼飞,副团长尹林平(又名尹利东),政委王占春。当时,何鸣只是任连队的政委。中央红军撤离漳州后,6月初,王占春在漳浦县的寨仔村战斗中,腹部受重伤牺牲。之后,红三团撤退到平和县的三坪村整编,团的领导机构进行调整,由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书记蔡  相似文献   
2.
略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说明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区域"开发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我国缺乏调整"区域"开发的国内立法。法律的缺失于我国"区域"开发的发展不利,也无助于我国在国际海底管理局及有关规章的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更有可能引发国家责任。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体的"区域"法律制度,为我国"区域"开发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我国"区域"开发立法应遵循的原则提供了指引。采用专门立法来调整"区域"内的活动是国际上通行的模式,也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而应为我国所采纳,以推动我国履行该《公约》赋予的义务,提升我国在"区域"国际法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规范我国在"区域"内的活动,维护与拓展我国在"区域"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张湘兰  张洁 《法学评论》2007,25(2):98-103
运价限制及豁免是美国受控承运人制度的基石,《美国航运法》通过设定严格的运价延迟生效限制制度,对受控承运人进行严厉的法律监管。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受控承运人制度中运价限制及豁免的相关法律规定,指出了目前我国国有航运公司在未改变受控承运人身份情况下,所享受的不是永久性豁免,并继而对受控承运人制度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英汉语比较常见的修辞如夸张、借代、委婉语、对比等方面就数字的修辞作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巴塞尔公约》的缘起和谈判过程 ,然后对其后的五次缔约国大会及其成果以及《责任与赔偿议定书》分别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 ,作者认为 ,《巴塞尔公约》在过去的 1 0余年中已经形成可操作的法律框架 ,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 ,但各国共同的意愿将有助于《巴塞尔公约》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7.
浅谈外来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语是现代汉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人接触的外来概念将不断增加,外来语也会日益增多,本文拟就外来语的形式,发展特点,词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美国的社会科学家在政府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过程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美国政府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智囊人物。社会科学家参预政府决策的历史作用战前,在美国政府部门工作的社会科学家并不多,其作用和影响也不大,那时他们只是从事一些学院式的理论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动员了许多大学和私人研究机构的经济学、政治学、语言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教授和专家,对交战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10.
预防与控制国际海事欺诈法律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湘兰  王怀宇 《现代法学》2000,22(4):112-115
海事欺诈可以说是国际贸易的痼疾 ,怎样防治海事欺诈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体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海事欺诈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深层次探讨产生海事欺诈的经济制度上的原因 ,并从国际法和国内法双重层面去讨论如何防治海事欺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