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彭庆涛 《黄埔》2006,(2):56-57
泉城的山,泉城的水,泉城的一草一木,都为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挚托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在漫长的历史流程中沉淀出来的诸多的文人墨客又都给予济南留下了诸多的翰墨瑰宝和艺文辞章,构成了济南泉文化的基本构架。反过来,济南的泉文化又感召着历史上的文人雅士来泉城一睹风采,并留遗墨翰。二者相互依托、相互发展,从而将济南孕育成了名人辈出的人杰之灵地。张仲亭先生的成就就是这座文化之城打造和育就的结果。做为书法家的张仲亭先生,仍然逃脱不了“书如心画”的基本规律。书法做为一种意向艺术,通过点、线的连接,墨的浓、淡,结构的疏密等,展现…  相似文献   
2.
砚边弄墨一生缘, 翰下舞文半坐禅。 望岳书丹天地外, 妙联岱顶贡神仙。 一首小诗引出仲亭公与泰山之情缘,然非先生刻意而为之也。书法家者,写摹临帖、书丹创作是为常态,其佳作成品故多有之,或收于友人,或藏于馆阁,或流于市行,或布于陈列。或应公私别求,或自抒情创作,一旦离开书案,多非作者可能左右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