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人类社会的急剧变迁,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青少年获得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途径发生了根本改变,在文化传承上出现了传统的受教育者反过来对施教者施加影响的现象,即“反向社会化”。青少年反向社会化现象的出现,是由多种社会因素促成的,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全球化、互联网与大众媒体、青少年参与及同辈群体等,由此构成了青少年反向社会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从这里迈出走向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走好人生之路是极为有利的。然而,由于受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局限,不少家长虽然望子成龙心切,但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方法,殷殷期望最终化为乌有,有的家庭教育甚至酿成悲剧,教训深刻。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对北京1800多名家长近三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竟有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递,人类文化的传递有不同的模式。进入网络时代,人类的文化传递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青少年获得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途径发生了根本转变。在家庭中,青少年虽然仍然接受父母的教导,但同时在许多方面却能够对父母进行文化反哺,特别是在数字技术、流行文化、时尚休闲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话语权,在文化传承上表现出明显的后喻文化特征。这种后喻文化特征对家庭亲子关系和亲子之间的互动方式产生强烈冲击,并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与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