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国人对自己的国家历来自视甚高,从立国起就认为美国的意识形态及外交政策与众不同,出污泥而不染。这与历史上中国人的夜郎自大心态如出一辙。那位吹响美国独立号角的潘恩在其《常识》一书中即高呼,新美国要打碎旧秩序,重造一个新世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史的视角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同春秋战国时代一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时不仅民族主义成为主宰中国政治外交的洪流,“外交政策群体”也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这个群体不仅包括精英,还有许多平民百姓.平民百姓成为政治力量、成为外交政策群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中国的华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以工代兵”计划的出笼 对于一战中“中国为什么要派出工人”的问题,前人一直误解甚深。普遍的看法是招募华工纯粹是列强之意,积贫积弱、外交被动的北京政府无能抵抗协约诸国剥削中国人工资源.只得屈从。此见解显然是对中国与一战关联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所致。中国在一战期间固然积贫积弱,但矢志变革、立意维新是自甲午战争以来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潜流。此一发不可挡的洪流冲垮了主宰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体系,并在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主要共和国。垄断中国意识形态的儒教也在这股洪流的冲击下,黯然退出历史舞台。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充满世界眼光及前瞻意识的一代新人,取代了汲汲于“圣贤之书”的举人、进士,成为新社会的主导力量。以陈独秀、顾维钧、王宠惠、陈锦涛等为代表的社会精英,立志要一扫中国落后、贫弱之形象,推动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并寻求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认同形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积极主动、充满创新意识的新的外交出笼问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