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曹连观 《金陵法律评论》2006,42(2):121-126,149
文艺有着深刻的伦理学内涵,优秀的文艺作品的道德意义就在于它是人性的敞亮与主体性的高扬。缺乏伦理学的视野,就无法全面把握文艺的本真特质。文艺作品不同于道德教科书,文艺所传达的不应是抽象的直白的信条,而应该是活的生活———经过作家审美创造的生活。但文艺毕竟不是超人类的存在,文艺展示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提供测试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光谱,文艺家的主观命意、文艺作品的客观意蕴以及受众的解读与再创造,本身就是一定价值的自觉选择和自然涵纳。伦理道德在文艺作品中必须是符合审美要求的存在,明晰的个性化(典型化)与生动的感性化,是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具有将自然伦理化的独特文化魅力.原始先民"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到商周时代发展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们认为自然界有着与人的伦理道德同构相通的特性,形成了以自然之物比君子之德的"比德"文化.从文艺发生学来看,只有随着人的主体性的逐步确认,人对自然的审美机制才能逐步形成并完善;而且"比德"文学并不是道德建设直接工具性、借用性、辅助性的文艺手法,而是一种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3.
寻找陌生——论韩愈的诗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唐气象之后,诗歌的发展有难以为继之感,中唐以后诗人的一个共同趋向是求变,而韩愈为其中雄杰。根据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所谓“陌生化”原理,韩诗擅用“独特生新的词语”、“奇拗激越的音节”、“异乎寻常的形象”以及“以文为诗”的手法,使其诗摆脱盛唐的羁绊,并为宋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总揽文学美的内涵和根源──王臻中教授《文学美探源》简评曹连观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和审美对象,是一个完整而独特的系统。文学创作,是在作家的审美活动中完成的;创作的产品,是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的;作品被读者接受,发挥其审美功效。创造─—作品─—享受,是文...  相似文献   
5.
曹连观  顾明珠  陈宁  沈大雷 《群众》2014,(10):44-46
<正>2014年7月9日,备受社会关注的"江苏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部省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轮从2010年至2015年横跨5个年头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江苏共有48所省属院校承担试点任务,9所部属院校承担其他5个国家试点项目,另有26所高校自主参与改革试点,覆盖面达65%。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做法后来被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有关专家称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