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22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法律手段是作为经济运行综合机制中的要素之一而发生作用的,这就有必要弄清法律手段在综合机制中的地位,以便使我们能够恰当地估价法律手段的机制作用,增强优化适用的自觉意识。综合机制的确切内容是: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体,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从这一内容中我们大体可以推断出三种各自地位的基本格局:即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处于同一序列,都是运行机制的主要手段;行政手段只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一种必要补充。但是,这种简单的推断还不足以完整地说明法律手段的地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到  相似文献   
2.
论民商法价值取向的异同及其对我国民商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万一 《法学论坛》2003,18(6):12-21
民法和商法作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其区分依据除了要考虑法律的调整对象之外,立法价值取向的差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民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公平,立法上采取的是公平优先原则;而商法的最高价值取向则是效益,立法上采取的是效益优先原则。正确认识民法和商法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霸权主义与本土化应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21世纪后,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产生了空前的冲击。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法律趋同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也日益呈现出一体化、国际化的趋势。而在这一体化、国际化大趋势的背后,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知识产权制度的现代化、知识产权与其他人权的冲突及其协调、后TRIPs时代中国的应对方略,等等,已摆在我们面前。如何解答这些问题,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学界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大课题。为对上述问题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本刊约请五位学者进行研讨,以期引起法学界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这几天,北京的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变得更加忙碌了——走出实验室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面对公众科学素养亟待提高这个现实,他们要借助像北京科技周这样的大型活动做科普。 为配合今年科技周,北京市刚刚进行的一项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初步结果显示,每1000名北京人中,  相似文献   
5.
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建立以强制责任保险为主,任意责任保险为辅,限额赔偿和受害者全部索赔相结合的环境责任保险基本制度。同时,采取扩大环境责任保险范围、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险费率、以联保集团作为承保机构以及放宽保险的索赔时效期间等措施来健全环境责任保险的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6.
公司取得自有股份的行为通常会涉及到公司自身、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多重利益。我国现行公司法中对这一制度的规定相当薄弱,在一定制度上影响到公司制度作用的发挥。我国未来公司法中的公司取得自有股份制度应在范围、资金来源、取得方式等方面进行修正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驾车冲撞恐怖袭击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恐怖袭击手段,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法以及实地调研,对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犯罪人的异常行为进行标签化处理,采取AHP与积分预警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涵盖"异常人员背景标签""异常生活行为标签"和"异常涉车行为标签"的标签预警体系,划定预警分值,用实际案例进行验证,通过现有数据库和群防群治网络获得基础数据,以支撑标签预警体系运转。  相似文献   
8.
驾车冲撞类恐怖袭击频发的原因在于其具有高度隐蔽性,能放大恐怖袭击的影响效应,在恐怖分子群体中起到"示范"作用。驾车冲撞类恐怖袭击的特点有针对密度较高的城市人群,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多发生在具有政治意义的时间节点。对其防范和处置,应贯彻"全民反恐"理念,对民众进行驾车冲撞类恐怖袭击的应急自救教育;构建"3+1"综合防范体系,形成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日常防范系统,培养具有快速处置打击能力的应急队伍;强化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完善针对驾车冲撞类恐怖袭击的情报收集、分析工作,以起到最大限度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出台的一项新的强农惠农政策,贯彻了"多予少取"方针,激活了乡村治理机制,开辟了公共财政覆盖广大农村新途径,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势必要调整政策导向,完善运行机制。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在湖北省咸宁市全市范围组织了一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0.
李扬 《中国人大》2016,(1):16-23
引言 "新常态"一词最早于本世纪初见诸西方报端,它指的是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发达经济体虽然出现了经济复苏,却无就业增长相随。这种较少出现的怪异格局,隐约地透露出不祥消息。2010年,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CEO埃里安在题为《驾驭工业化国家的新常态》的著名报告中,正式用新常态来诠释危机后世界经济低增长、高失业以及投资低回报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