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返乡民工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创业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将导致创业失败 ,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政府应当对返乡民工创业采取积极的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不发达地区经济优势观念的转变李文安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依据自身的经济优势,扬长避短地确定其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发展方向。处于西部的大部分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由于“发展”与“赶超”的双重压力,则更为迫切的需要认识优势,发挥优势,并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无一不伴随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中国的现代化无疑也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我们人为地扭曲了推进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在联系。非均衡现代化战略的实施,把农民限制在了农村,从而滞迟了农村现代化的步伐,也影响到了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农村现代化的起步而长盛不衰的农民流动,又反过来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对于我们在推动现代化的事业中应该怎样对待农民流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不发达地区在经济增长模式转换中的后起优势李文安一般说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落后地区是处在不利地位上的,这一点最明显的表现在发展经济学家们所描述的贫困的恶性循环上,落后地区由于生产水平低,群众收入水平也低,因此对市场刺激不够,难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另一方...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计划应该具有双向约束力我国四十年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从经济运行状态的角度来分析,还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和有序性,表现出较大的起伏和波动.从1958年的大跃进到1960年的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从“文化大革命”以后经济工作的急于求成,左倾冒进到1979年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从1984年以来的经济过热增长,到目前的治理整顿.这些波动起伏产生的原因、历史背景虽然各不相同,但在指导思想上是共同的,那就是急于求成.对于急于求成思想的危害性,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各级决策者也是清楚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又屡犯这一错误呢?这里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有对国情不甚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