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现代社会的发展经验对村落构成的地理边界以及村落和谐秩序的假定不断发起挑战,但村落所具有的共同体想象始终是村落研究的价值追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是为村落共同体的存续提供了价值合法性。文章基于田野调查,从乡村人口流动、地方政府的脱贫攻坚策略、交通状况改善影响了村民社会生活、民族文化变迁4个方面指出了导致贵州少数民族村落共同体走向衰败的原因。在回顾已有的村落共同体重建理论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民组织化建设、发挥民族文化的社会整合能力是促进贵州少数民族村落共同体重建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李文钢 《求实》2022,(4):69-81+111
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后续建设中,将安置社区建设成一个社区共同体并以此重构搬迁人口的社会空间是一种主流思路。普通城市社区构建社区共同体的历史和经验表明,社区内部碎片化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共同体构建。在后搬迁时代,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也存在社区内部碎片化问题,具体表现为搬迁人口之间的社会信任碎片化、社区认同碎片化以及社区治理过程碎片化。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内部碎片化问题的产生与社区内部生计资源不足、搬迁人口面临紧迫的生计问题高度相关。妥善解决搬迁人口的生计问题是将安置社区建设成为一个社区共同体的先决条件,也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